首頁 女生 正統天命

正統天命 第四九四章 圖窮匕見

正統天命 聿天 2260 2024-03-17 15:32

  第四九四章

  外朝的發難當然不可能隻靠着一封豐城侯李賢的請辭的奏疏,擂台上想要放倒對方,隻有力量、體格上占據絕對優勢才行,否則隻能靠組合拳。

  外操現在的體格當然足夠大,但是離着碾壓内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想要把内廷拍倒,就要打上一整套的組合拳。

  這一套組合拳的第一套,是把叢林作戰、山地作戰經驗極其豐富的豐城侯李賢換下來,換上去一個看起來很能打,但實際上能不能打還要打個問号的李信,這勢必要威脅到皇帝内帑的财源。

  不過這都是小意思,畢竟李信現在除了浙江都司都指揮使之外,還兼着備倭都司總兵呢,皇帝隻要不答應,那麼豐城侯李賢就是真的抱病,也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但是呢,外朝的大佬們當然不會讓豐城侯這麼個老而彌堅的侯爵孤身奮戰,那多特麼寒人心?這麼不利于有大明特色的帝國主義官僚體系建設的事兒,當然是不能讓它發生的啦!

  所以就在第二天的大朝會上,兵部左侍郎邝埜遞上了一封奏疏,是關于浙江沿海剿倭情勢的,着重分析了現在浙江沿海抗倭的情勢,以及備倭都司的作用,寫奏疏的是邝埜,不過這篇奏疏可是參考了五軍都督府、兵部各個大佬的意見,甚至戶部右侍郎焦宏都在上面署名了。

  而奏疏得出的結論,就是沿海的倭寇此時已經不成氣候了,皇帝陛下的英明領導,是浙江沿海抗倭勝利的堅實基礎,是沿海衛所官軍的勝利之光,皇帝陛下英明神武,文治遠邁文景、武功比肩秦皇漢武,不過是彈指之間。

  本來嘛,從大明朝建國之初就開始鬧的倭寇,到了正統十一年基本上清剿差不多了,這可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可是正統皇帝朱祁鎮看着這個奏疏,讀着裡面那些拍馬屁拍的他自己都渾身寒毛直豎的字句,總覺得不那麼痛快,直覺告訴他,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果不其然,他還沒等說幾句話呢,就看見戶部右侍郎焦宏站出班來,雙手遞上一封奏疏,說了一聲“臣有本奏”。

  朱祁鎮接過奏疏看了看,當時臉色就變了,因為焦宏的奏疏裡,核心思想就一條,裁撤備倭都司,減輕浙江的财政壓力,畢竟這兩年浙江都是水災旱災連綿不斷,雖說家大業大,可也有些遭不住了,加上國庫又有些空虛,精簡機構,開源節流,自然是必須要做的功課了了。

  而裁撤了備倭都司之後,沿海的防務,将由最近表現不錯的備倭衙門接手,衙署駐地依舊設在黃岩縣,不予搬遷。

  南北原本由兩個都指揮佥事負責指揮的衛所士卒,同樣裁撤,改巡防千戶所為靖海營,巡防千戶所一分為三,分巡沿海諸府防務,遇戰時,受備倭衙門統一指揮,換句話說,由詹事府少詹事、南京兵部郎中楊戬楊尚荊總領。

  當然了,這封奏疏為了不過分刺激正統皇帝,裡面隻是提了提衙門的名稱,沒有提具體的人名,但是皇帝對于自己的眼中釘肉中刺還是很了解的,所以他老人家看着這封奏疏,臉色是一陣青一陣白。

  到了這步田地,就是傻逼也明白了,焦宏這是在給自己造勢,畢竟當年的備倭都司是在他的建議下設立的,剿倭有功,自然少不了他的好處,名也好利也罷,總歸是要撈個盆滿缽滿的。

  然而站在朱祁鎮身邊的金英,想的就要更深一層了。

  裁撤了備倭都司,李信做不得總兵了,為了安撫他,自然也要給他一個實惠,直接讓他總督浙、二省軍務,自然也算是一種補償了,分别鎮守南北的那兩個都指揮同知,自然也會得到相應的補償了。

  至于豐城侯李賢,自然是不用多說了,人家本來就不愛去趟閩北那個爛泥潭,現在能夠抽身出來是最好的了,況且,不管怎麼說,人家交出來兵權,要回南京繼續做鎮守勳貴了,外朝總要意思一下吧?

  而新設立的備倭衙門靖海營,雖然要受到楊尚荊這個備倭衙門主事的節制,但是主官肯定不可能再是一個小小的千戶了,低配一個指揮佥事,高配一個指揮同知,咬咬牙外朝給運作一個指揮使也沒什麼問題,領個遊擊将軍印,總領沿海防務,這個沒問題吧?

  而這裡面的變動,能夠産生多大的利益?這些官職,分潤一個兩個給豐城侯李賢的子嗣做補償,沒問題吧?

  最起碼,現在備倭衙門巡防千戶所的千戶,屌的不行的徐尚庸,是沒資格做遊擊将軍的,這個晉升太大,他出道時間還太短,戰功或許夠用,但是資曆差了太多,就算有魏國公在那兒壓着,下面到底也是口服心不服,到時候指揮不動,也是犯了兵家大忌的。

  所以這個時候,豐城侯李賢的那位大公子,将來要嗣爵的李勇,以征讨礦盜有功這個名義,調撥過去做一兩年的遊擊将軍,實際上就是名正言順的事情了,他現在是指揮同知,從三品的官職,平調過去就是高配了,按照外朝現在這個勢頭,憑空給他拔高半格,運作出來一個指揮使,那是一丁點問題都沒有的。

  豐城侯李賢雖然實力不小,但還是不會和魏國公正面沖突的,所以李勇肯定是不會壓着徐尚庸的晉升之路了,到時候等徐尚庸撈足了好處,熬過了資曆,李勇估計也能撈個都指揮同知混混了,徐尚庸順利接手指揮使的位子,自然更是名正言順了。

  至于楊尚荊……隻要在備倭衙門裡面再熬個兩三年的功夫,混一個兵部右侍郎,大抵也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海上戰事一切順利,基本外朝就又多出來一個于謙于廷益。

  總之……這一波外朝不但不虧,還特麼賺的要死。

  心下計較着這些,金英的腦門子都開始往下淌汗了,這種運作能力,在正統皇帝沒有絕對能力控制朝局之前,就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就是内廷這邊知道了,也根本沒什麼辦法破解,除非……

  魚死網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