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從董卓那裡出來後,看着有些灰蒙蒙的天空,長舒了口氣。
他這次面見董卓,第一個感覺就是董卓變化很大,或許是受了關東諸侯起兵和群臣阻礙遷都的挫折,如果說原本的董卓還有幾分豪爽和禮賢下士姿态的話,那現在董卓可是戾氣盡露,仿佛一頭兇獸洗去了馴性,露出了獠牙!
而放任百姓自生自滅和放言火燒雒陽,就是戾氣的發洩!
在今日看到董卓的甫一刹那,張遼幾乎對自己的進言不抱任何希望了,但出乎意料的是,董卓居然接受了,而且授予了自己總督百姓遷徙的實權,這完全出乎了張遼的意料。
他心中振奮之餘,也有了一種更加強烈的緊迫感。
他知道董卓從這一刻起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一個上位者放縱自己的性格,最終隻有毀滅。
自己必須加快實力的積累速度了,這次遷都之後,一定要潛心練兵,靜心謀劃,迅速擴張實力。
自己在董卓麾下畢竟不是長久之道,而且随着董卓的日益沉淪與放縱,行事的沖突會讓自己與董卓逐漸背道而馳,遲早要有分裂之時,這也是自己不能不考慮的事。
曆經了半年時間,他早已認識到,在這個亂世,唯有做一方諸侯,有自己的一塊地盤,才能有安身立命之本,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要獲得一塊自己想要的地盤并不容易,而今天下,冀州與東南青、徐、兖、豫、荊、揚的世家勢力強大,各有所圖,各自扶持諸侯,勢必将陷入連年的征戰,沒有一刻停息,經濟難以發展,自己眼下這點實力,到了那裡與曹操、袁紹、袁術等世家出身的豪強相争,也沒有任何優勢。而益州已被劉焉占據,幽州已被劉虞與公孫瓒占據,遼東則有公孫淵,因此,那些不是自己想要的地盤。
從長遠來看,最适合自己的還是并州和關中。并州是自己的故鄉,羌族、匈奴、烏桓等異族肆虐,白波、黑山等匪寇橫行,适合練兵,但并州有一個缺點,地勢偏北,氣候偏冷,大部分區域每年隻能種一季糧食,不能迅速積累糧草,不适合做根據地,否則前期消耗太大而得不到補充,會錯失發展良機。
因此還需要一個根據地,而這個根據地就是河東與關中。隻是河東與關中均是董卓掌控之地,如今董卓兵鋒正盛,不可強求,唯有董卓身死之後,自己才有争奪機會。
不過還有一個機會,如果能在一半年内向董卓争取鎮守一方之職,并在朝堂之中拉攏一些人才,正好可以借助董卓的威懾,靜心發展一塊地盤,采用屯田之策,積蓄經濟實力,等到董卓身死,關中混亂之時,自己加上師父賈诩的幫助,奪取河東與部分關中地盤并非難事,而後迅速向并州擴張,占據大片之地,經濟實力加上軍事訓練,便能迅速成為一方諸侯。
要成為一方諸侯,除了實力,就是名分和官職了。這個時代名正言順很重要,關東諸侯除了董卓最先任命的一批外,後來的幾個如孫堅、劉備,皆有袁紹、曹操、袁術等聲名卓著的諸侯上表任命。而自己顯然很難得到這種機會,隻能走另一條路了,就是董卓身死之後,天子會在涼州人的挾持下,大封官職,如李傕郭汜都是身居重職,而那正是自己上位的機會。還有比天子的任命更正宗的嗎?
這些想法在張遼腦海裡不是一天兩天了,眼下自己還不能脫離董卓,也很難脫離,如今自己要做的隻有兩件事,一是練兵,二是招攬人才。
自己手下雖然已有張郃與高順,但還是太少,何況高順如今也不算自己名正言順的手下,得想個辦法把高順從呂布那裡挖過來才行。
除此之外,自己知道的其他三國謀士與将才,很快都會在這亂局中各自選擇一方勢力投靠,自己必須搶在之前挖過來一些。
張遼一邊走一邊思索着,迎面匆匆走來一人,他定睛一看,卻是主簿田儀,不由一喜,田儀是董卓大管家,不同于李儒,便是休沐之時也無法離開雒陽,算來他和田儀已經數月未見了。
田儀看到張遼這個知己也頗是高興,隻是眼下二人都不是叙舊的時候,田儀很忙,張遼也是急事在身,耽擱一刻就可能死不少百姓,匆匆聊了兩句,張遼正要告辭,卻見畢圭苑大門外進來十多個羌胡兵,押着十多人,除了一個俊朗青年外,其餘的都是孩童和婦孺。
那青年倒是神色鎮定,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也是面色沉着,仿佛一個小大人,除他二人外,其他幾個孩童和婦人卻臉色發白,神情驚恐。
那十多個羌胡兵向田儀行禮,張遼打量着被押着的一群人,突然想到剛才面見董卓前的情形,心中一動,看向那俊朗青年:“兄台可是司馬伯達?”
那青年一愣,忙很有禮節的抱拳道:“在下正是司馬朗,敢問兄台是?”
“并州張遼。”張遼咧嘴笑了笑,看向司馬朗身後那個十多歲的少年:“這位小兄弟就是令弟司馬懿吧?”
司馬朗一驚:“張兄竟認得舍弟?”
那少年也看不過來,眼睛明亮有神,不過卻透着一絲驚疑。
張遼呵呵笑道:“久聞河内司馬賢名,在下曾去拜訪,沒想到賢兄弟竟随令尊在雒陽。”
司馬朗正要開口,一個羌胡兵喝道:“啰嗦什麼?快走!”
十歲的司馬懿突然朝張遼作了一禮,道:“司馬懿見過張兄,隻是如今父母兄長皆為奸人誣陷,危在旦夕……”他說着看了一眼田儀,方才他一進來就看到張遼和田儀在閑談,而這些羌胡兵都向田儀行禮,顯然張遼和田儀地位都不會太低。
張遼雖然心中焦慮外面形勢,但此時董卓使者尚未派出,他急也沒用,當即壓下心中焦慮,道:“無妨,相國之處,我自會為爾等寬言。”
“多謝張兄。”司馬朗、司馬懿兄弟看張遼如此有把握,不由臉上都是一喜,而他們身後的婦人、仆從和大小孩子也齊齊向張遼作禮道謝,姿态恭敬,盡顯司馬家嚴謹的家風。
“走!去見相國。”張遼正好想起一事,還需董卓盡快着手。順便也為司馬家讨個順水人情,反正曆史上的司馬八達都活了下來,顯然是董卓沒有殺他們。
司馬懿這個奇才既然見了,哪還能放過,雖然年齡還小,但正好慢慢培養,細細觀察。
而這司馬朗也不差,若是能将他們納入麾下,日後對自己也是一大臂助。他始終認為,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也是曹操、曹丕死的太早,曹氏後人無能,給的機會,自既然知道此人的性情,自然不會犯曹操的錯誤了。
是自信還是作死,先收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