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月初八從江州誓師出征,到今天十月二十二日傍晚,足足過去了十四天。
就是這兩個星期的時間,巴軍在李仲辰的帶領下,在大司馬程城的指揮之下。一路行軍開赴到了應人部落最為依仗的天險――――惡鬼嶺。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巴軍竟然全殲了應人部落接近五千人的軍隊,這幾乎是應人在義城之外的全部軍隊。而且,經過李仲辰手下人的一番統計,最後,僅僅隻有不到五百的巴軍喪失了戰鬥力,而且大多數是傷了而不是死了。
戰鬥結束了,在殘陽之下,顯得格外的凄涼與蕭索。
李仲辰策馬從遠處漸漸的走進大長老的屍首。
一路之上,所有的巴軍戰士都主動為他讓開道路,持槍或者持弓靜靜的站立在兩旁,仿佛李仲辰是在閱兵一般。
李仲辰的最後一箭越過衆人,從大長老的後腦貫腦而入又從眼眶穿出,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豔。但是,這隻是在士兵眼中,在将領們眼中,李仲辰仿佛就是他的便宜老爹附體一般,智力高超,謀略周到,武力尚可,最重要的是知人善用,要知道并不是每一個帝王都會放權給别人的,盡管那是大司馬程城,是巴國上下公認的武将之首。
李仲辰沒有說話,他同樣靜靜的策馬前行,終于來到了大長老的屍身旁邊。
李仲辰用銳利的雙眼看向四周,每一個士兵的臉色都很奇怪。根據他看過的那麼多小說和那麼多電視劇,他知道,現在所有的人都在等着他說話,而他接下來的話将決定一支軍隊的未來。
李仲辰輕輕的,不如說緩慢的拔出自己左手邊的純鈞劍。純鈞劍不愧是削鐵如泥,吹毛斷發的寶劍,隻輕輕的一劃,大司馬大好的頭顱就從他的身子上分離開來,在地上左右晃動。這恐怕就是所謂的人首分離。
李仲辰克制住對死人的懼怕,說實在的,這也不是李仲辰第一次見皿了,但這卻是李仲辰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在殺人之後還要斬下别人的腦袋。盡管内心是恐懼甚至是厭惡這一行為的,但情勢所迫,李仲辰知道自己現在必須這麼做。
他收回純鈞劍,劍身上絲毫沒有皿迹。李仲辰稍稍彎腰,策馬圍着大司馬的頭顱繞了一圈,然後一個海底撈月,右手一把抄起大長老的頭顱上的羽箭,像串糖葫蘆一樣穿起大長老的頭顱,然後右手平舉,讓所有人都看得到。
“大家可知這是誰?”李仲辰的聲音洪亮而渾厚,響徹整片惡鬼嶺。
沒有人答話,所有人的目光變得熱切。
“他就是應人部落的大長老,此次駐守惡鬼嶺的将領。就在一年前,他還帶着應人部落在騷擾我巴國邊境;就在幾天前,他還向我巴軍下戰書,揚言要全殲我巴軍,可是現在!“李仲辰突然頓了一下,然後一字一頓”他就在我的手上,他,死,了~~~。“
所有的人都變得激動起來,不管是新兵和老兵,不管是士兵還是将領,包括大司馬程城,沒人不為這樣一場大勝而倍感激動。
“我巴國,從不讓别人欺負,在場的諸位,就是我巴國不讓我别人欺負的保證!”
李仲辰話音一落,頓時整個巴軍就像變了樣子一樣,所有人的臉上都由激動變味了自豪或者說驕傲,李仲辰知道,他終于為巴軍定下了基調,或者說定下了綱領,找到了軍魂!
“将士們,犯我巴國者~~~”李仲辰用了平生最大的力氣,吼出了這句話。
“雖遠必誅,雖強必誅。”大司馬程城和李仲辰并沒有事先交流過,但當李仲辰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大司馬get到了李仲辰的點,用他渾厚的嗓音接上了李仲辰的話。
聲音在惡鬼嶺之中回蕩。
所有的将軍,以馮超為代表,跟着高喊出“雖遠必誅,雖強必誅”。緊接着,所有的将士,從探馬王二,到新兵狗蛋,都用盡全身最大的力氣喊了出來。
“雖遠必誅,雖強必誅”
“雖遠必誅,雖強必誅”
“雖遠必誅,雖強必誅”
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久久不絕。
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有些士兵甚至于喊到缺氧。李仲辰見效果已經達到了,左手徐徐的壓下,頓時整片惡鬼嶺又恢複到了最初的沉寂。大司馬練出來的兵,紀律方面沒得挑。
“諸位,此番全殲應人先頭部隊是寡人自繼位以來,或者說巴軍恢複最初的建制以來的第一次大勝,此番在場的所有将士,都應當受到封賞,但我巴國财糧剛剛恢複,寡人允諾,凡此時在場的士兵,免一年的賦稅。”李仲辰深知物質鼓勵的重要性,但此次一來還沒到論功行賞的時候,不能貿然提高某些人的職位,二來還沒到他手中确實錢糧短缺,沒辦法給物質獎勵,所以隻能開空頭支票,畢竟現在賦稅是很重的,免一年的賦稅足夠讓士兵們歡呼雀躍的了。
事實證明,李仲辰的做法十二萬分的有效。
“謝大王,願為大王效死!“一時之間,所有士兵單膝跪地,紛紛向李仲辰表示中心。
狗蛋宛如活在夢裡,就憑這次戰争的賞賜,等他回鄉之後,不知道有多少人家想要把女兒嫁給他了,他倒是要看看還有誰嘲笑或者可憐他當兵的。
”諸位,此番雖然全殲了應人的先頭部隊,但後面還有很多大戰要打,這場戰争才剛剛開始。希望大家盡快打掃戰場,然後安營紮寨,各位将軍各司其職,迅速休整自己帶的軍隊,三日後,我均将開拔,直指敵人的老巢――――義城。李仲辰深谙“激勵――給好處――打一棒子”的套路,他知道現在還不是慶祝的時候。
“是,大王!“
很快,在各位将軍的帶領之下,巴軍迅速打掃戰場,然後趁着傍晚的紅日穿過惡鬼嶺,在惡鬼嶺的出口之處安營紮寨,開始了為期三日的休整與恢複。
經此一役,李仲辰的巴軍之中很多新兵見過了皿,開始慢慢成為一個老兵,整個軍隊也好像有了魂魄,似乎完成了一種蛻變。
李仲辰走在隊伍後面,他的身後是一座墳,這是大長老的墳,墳裡埋着大長老的軀幹和頭顱,一支箭矗立在墳頭上,風中,箭杆輕輕地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