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拉着伊麗莎白公主的玉手看,直接來到了克林姆林宮的宴會廳。韓慶心裡有些郁悶,自己一個男人,居然也就是剛剛跟這個伊麗莎白公主身高差不多。西方人種普遍比起東方要高大,所以讓韓慶郁悶自己的老婆比自己身高還要高那麼一點點,讓他感覺稍微有些沒有面子。
這個時候很多俄羅斯貴族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可是當很多年輕的貴族看到了韓慶這個東方人居然牽着伊麗莎白公主的手,這樣立馬讓很多人心裡咯噔一下。
那些年輕貴族眼睛裡面都是羨慕嫉妒恨,自己國家的漂亮公主居然被一個東方人牽着手,明顯關系已經非常暧昧了。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畢竟本國人再怎麼争鬥,那也是自己人的事情。可是如果把公主嫁給外人,那可是問題嚴重了。
歸根究底,還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别。西方人和西方人之間同一個人種,雖然也許會有一部分争鬥,可是一旦遇到了東方人來搶飯吃,那可是要團結的。
可是那些年齡比較大的貴族,尤其是當年那些跟着彼得大帝和緬因科夫搞改革的人,立馬心裡更是咯噔一下。因為他們已經感覺到了一些什麼,感覺到了事情有些不太美妙了。
那些貴族官僚一個猶如老狐狸一樣,很快明白了把伊麗莎白公主嫁給一個東方人的問題關鍵,拿着酒杯的雙手,都有些顫抖了。
而這個時候,俄羅斯女皇安娜才在情人比龍的跟随之下,姗姗來遲。
“各位,今天我舉行這個晚會,是有兩個事情要宣布。第一,我宣布我們俄羅斯帝國的首都,将會再次遷回到聖彼得堡。”
這個第一個條件是遷都,這個大家沒有什麼意外。女皇安娜打算遷都,這個韓慶也是知道的。安娜女皇會把俄羅斯首都再次遷移到聖彼得堡,這個聖彼得堡對于俄羅斯的意義也不小。
聖彼得堡是波羅的海旁邊的一個新城市,為什麼會被列為首都,其實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俄羅斯在彼得大帝時候的戰略目标是西擴,戰略目标是西擴。通過跟瑞典的戰争,奪取了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也就是聖彼得堡那個位置。
之後彼得大帝在那裡新建了一個城市,并且定為了首都,還要成立一個波羅的海艦隊,是俄羅斯的第一隻海軍。
“這個彼得大帝,還是破有能耐的,把首都定在了聖彼得堡,頗有幾分當年中國明朝時候天子守邊邊疆的意味!把首都定在了這個波羅的海旁邊,必然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來保護首都,這樣也就保護了俄羅斯當時的唯一的一個出海口。有了出海口,才能夠跟西方真正的交流。要知道在彼得大帝之前,俄羅斯對于西方來說也是一個蠻夷。彼得支持向西方學習搞改革,必然要打通跟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一個出海口萬分重要。”
這個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改革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地位不同一般。
安娜女皇其實地位也是比較奇怪,安娜女皇是保守派擁立的。在當年彼得二世其實代表的是俄羅斯保守派的利益,而保守派的大本營在莫斯科,所以彼得二世遷都到了這個莫斯科。
“這一切,都是一團亂麻,在俄羅斯過去的幾十年,真是一團糟啊!彼得大帝扶持的西派在彼得大帝去世之後,緬因科夫攝政,可是緬因科夫也是攝政當了權臣,結果彼得二世支持保守派收拾了緬因科夫,結果保守派重新奪權。可惜彼得二世去世得早,保守派想要擁立安娜女皇。可是安娜女皇卻選擇任用德國人來統治俄羅斯,讓本土俄羅斯人不滿。最後俄羅斯黨再次支持了伊麗莎白公主重新奪回了皇位!”韓慶回憶了一下。
其實俄羅斯這幾十年的故事,在中國也都發生過不少。緬因科夫這個權臣,出身不高,曾經賣燒餅。緬因科夫從小是彼得大帝的玩伴,是真實版的韋小寶。中國的韋小寶是編的,可是緬因科夫卻是俄羅斯真正的韋小寶,從小是彼得大帝的玩伴,後來在彼得大帝死後攝政成為權臣。
可是接下來彼得大帝的孫子彼得二世不滿這個權臣,和保守派合作推翻了緬因科夫,類似于康熙收拾鳌拜。而緬因科夫代表的西派改革,也因為緬因科夫的權臣行為,最終煙消雲散,類似于當年的張居正。彼得二世其實還是年幼的,并沒有什麼政治主見,本質上不會成為改革的阻力。可是緬因科夫和張居正犯了同一個錯誤,那也就是當權臣。年輕的皇帝想要奪回權利,自然要清理權臣。他們為了奪回權利,不得不跟保守派合作了。
“當年中國的故事,在俄羅斯也是上演了這麼一出。怪不得有人說,中國曆史很長,發生的事情很多啊!西方發生過的曆史事情,在中國都找得到模闆!俄羅斯過去幾十年發生的事情,在中國的曆史都可以找到對照!”韓慶想。
在這些權力鬥争當中,各大派系黨同伐異,不就是“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嗎?彼得大帝的西派,彼得二世的保守派,安娜女皇的德國黨,最後輪到了伊麗莎白代表的俄羅斯黨,這些黨派黨同伐異每次上位之後都會任用自己人,推翻前面一個派系的政策,并且都自稱是正義的。
“這個俄羅斯的曆史局勢,可是真正的有意思,接下來可是有得玩了!”韓慶心裡五味雜陳的想,他已經不可避免的卷入了這些沖突當中,因為他跟伊麗莎白公主正式結婚,這樣已經不可避免的卷入了漩渦當中。
接下來,安娜女皇接着說:“現在,我宣布第二個事情!”
安娜女皇沒有直接說,而是看向了韓慶和伊麗莎白公主。大家再次把目光投放到了握着伊麗莎白公主玉手,的韓慶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