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

07.條條大路通大唐

  收編東突厥

  唐朝的疆域三面都靠着水域,東到大海,西到鹹海,南到南海,東北到外興安嶺、庫頁島,極盛的時候是1600萬平方公裡,可惜隻維持了三年。鹹海雖叫海,實際上是一個湖,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之間;外興安嶺,今天叫斯塔諾夫山脈,在俄羅斯境内;庫頁島今天叫薩哈林島,也在俄羅斯境内。隋唐時期,中央王朝的統治者,尤其是唐朝前期的統治者,比如唐太宗,比較重視民族關系,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交通的發達也使得中原邊疆往來密切。北方有突厥和回纥,西南有吐蕃、南诏先後建立政權,他們開發了祖國的邊疆。

  突厥興起于阿爾泰山,它可能是匈奴的後裔或者别種。阿爾泰山是今天蒙古國跟新疆交界的地方,它又叫金山,産黃金,所以蒙古人一誇你,就說你純潔得跟阿爾泰山的金子似的。現在估計也沒了,都是沙土了。6世紀中期,生活在阿爾泰山的人建立了突厥汗國。到隋朝初年,分為東突厥、西突厥,其中東突厥特别強大。

  貞觀初期,唐太宗大敗東突厥。唐朝名将李靖以三千鐵騎,大破突厥于陰山。颉利可汗正喝酒呢,李靖神兵天降,俘虜颉利可汗,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降衆有好幾十萬人,這要怎麼處理?魏征上奏皇帝,突厥狼種,這幫人是狼的後代,因為他們的國旗就是一個大狼頭,不可以仁義教,不可以刑法威。這幫人軟硬不吃,所以建議殺盡其酋首,分散其子民于大江南北。另一個大臣給唐太宗建議,把他們移到内地來,好監視他們,弄到山東。就像唐朝滅了高句麗,滅了百濟,都把人遷到中原内地來了一樣。

  但是要把他們移到内地來,就産生了一個問題,他們的故地怎麼辦?把突厥人從陰山移過來,陰山那地方怎麼辦?派漢族人去駐守,誰都不願意。如果放棄不要,被别的遊牧民族占領的話,如何保證占領該地的遊牧民族一定跟唐朝是友好的?所以又有大臣給他出主意,“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使為中國捍蔽”。這叫興滅繼絕。眼看這個國家已經快滅亡要絕種了,你興滅繼絕是最積德的,在中國古代是最高尚的事兒。唐太宗采納了他的建議,突厥的可汗、貴族還都是在長安居住,但讓當地人任都督,管轄當地自己的部落。我打敗了你,我還讓你當官,我還讓你管轄,就跟諸葛亮七擒孟獲一樣,以夷制夷。

  唐太宗不改變原有部落組織風俗,設都督府管轄,所以這些人對朝廷感恩戴德,尊唐太宗為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各族對君長的尊稱。唐太宗自己講:“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我對他們一視同仁,他們才把我當做父母。

  李唐王朝大有胡人氣,皇帝都有鮮卑語的名字,其實唐太宗本就是鮮卑人和漢人的混皿。唐太宗說過這麼一段話:“漢武窮兵三十餘年,疲弊中國,所就無幾,豈如今日綏之以德,使窮發之地盡為編戶乎?”漢武窮兵三十餘年,長城萬裡盡烽煙,結果也沒拿到什麼好處,還不如像我一樣,以德服人,把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收編,全都作為國家的編戶,入了版圖,我比漢武帝還厲害吧!其實唐太宗這話有點兒大了,你不是先把他打敗了才收編的嗎?如果不把他打敗了,不先以武服人,後面哪兒能那麼容易以德服人?沒有武力光有德,誰理你呢,那幫人都是缺德人,不打服了不行。先以力,後以德,才能将他們徹底征服。

  東突厥處羅部的可汗阿史那杜爾,為叔父所迫,率部投奔唐太宗,配以南陽公主,授大将軍,曆侍太宗、高宗兩朝,一生戰功卓著,堪與李靖等名将比肩。他橫掃西域,殺得那些突厥同族哭天喊地;滅大小國24個,為唐朝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的創立者。太宗每天晚上讓阿史那杜爾佩刀執槊站在寝宮門口,給自己站崗,他不在那兒站崗,唐太宗睡不着。阿史那杜爾拿着長矛,挎着刀戈站着,如果他心中想起國仇家恨,進去一下子,唐太宗就完了。皇上躺在那兒,一會兒一聽,呼噜聲響起來了,不是考驗你呢!真睡着了。對他這麼信任,阿史那杜爾對皇上能不感恩戴德嗎?所以,阿史那杜爾為唐朝出生入死,死後陪葬昭陵,也跟皇上埋在一塊兒了。

  唐王朝,開闊、宏博、多彩,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都有在唐朝當官的。突厥人、契丹人、回纥人、朝鮮人、日本人、伊朗人、阿拉伯人,都能在唐朝當官。所以唐太宗一去世,北方各族君長如喪父母。戳瞎自個兒眼的,拿刀割自個兒臉的,腦袋上點香的,自殺殉葬的什麼樣的都有,無法形容自己心中有多悲痛。由此可見,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非常開明。

  打敗西突厥

  東突厥滅了以後,還有西突厥,當時在新疆地區,控制着天山以南各國,影響絲綢之路的暢通。唐太宗先征服高昌,置安西都護府。到公元657年,唐高宗派蘇定方等征讨西域。蘇定方是個猛人,之前曾經和李靖一起滅了東突厥,現在又俘獲賀魯,滅了西突厥。

  那個時候朝廷對西域特别重視,因為絲綢之路是中國對外交往的唯一通道。東南都是海,北邊是蒙古大沙漠、大戈壁,你翻過去幹嗎?西南青藏高原你翻得過去嗎?陸上隻能從西域那疙瘩走。

  朝廷在西邊設立的管轄機構一般叫都護府,這個就是維護絲綢之路的,用漢族官員擔任都護。東邊設立的管轄機構一般叫都督府,任用當地民族的人擔任都督,實際上是一種懷柔羁縻之策。武則天時置北庭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分治天山南北。

  都護府是有品級的,朝廷正式命官。“胡天八月即飛雪……将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着。”“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都寫都護,表示那個地方受都護府管轄。北庭都護府,顧名思義,肯定是管天山北邊了。安西都護府管南邊,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地區。安西都護府下轄四鎮:疏勒、龜茲、于阗、碎葉。李白就出生在碎葉鎮,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所以要按出生地定國籍,李白是吉爾吉斯斯坦公民,三歲才回到中原内地。但是吉爾吉斯斯坦好像沒人知道李白,也不以這個為驕傲,不然可以申請一下,說李白是他們國家傑出的公民。

  突厥人被打敗了之後,就往西遷了,其中的一支遷到了今天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皈依了伊斯蘭教。在首領奧斯曼率領下建立了國家,就是奧斯曼突厥帝國,又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和突厥發音很相似,其實是一回事,“土耳其”是英語發音,“突厥”是突厥語發音,就跟“China”和“中國”是一個國家似的。

  土耳其建國,地跨歐亞非,縱橫三大洲,盛極一時,但從17、18世紀開始走下坡路。它跟中國一樣,比中國衰落得還早,苟延殘喘了那麼多年,屬于西亞病夫。

  到了20世紀初,青年土耳其黨進行改革的時候,為了重振土耳其的國威,一部分人就提出來,曆史上突厥民族曾經統治過從日本海到黑海的龐大領土,使整個日本海到黑海都使用亞洲北部民族的語言,都屬于突厥語系。所以他們就認為,凡是講突厥語的地方,全都應該統一建立成一個國家,等于整個亞洲北邊都應該歸他們管,這種思想被稱為泛突厥主義,屬于極端民族主義。後來跟泛伊斯蘭主義、極端宗教勢力相結合,形成了今天的東突問題。為什麼現在這幫民族分裂分子主張建立什麼東土耳其斯坦,這個東土耳其斯坦從哪兒來的?就是極端民族主義跟極端宗教主義相結合的産物。

  實際上我們知道,維吾爾人是回鹘人的後代,他們并不是突厥人的後代。回鹘語雖然屬于突厥語系,但屬于突厥語系的語言多了。漢語還屬于漢藏語系呢,但是漢語跟藏語有相同的地方嗎?

  回纥人很聰明

  唐朝時期,蒙古高原的民族先是突厥,然後就是回纥,後來改為回鹘。回纥原居色楞格河一帶,色楞格河在今天的蒙古國境内。唐太宗的時候,設立瀚海都督府①,冊封回纥首領為瀚海都督府的都督。瀚海一般指沙漠,“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冊封他為懷仁可汗。懷仁這個詞明顯是漢語,表示回纥可汗是受唐朝的冊命。安史之亂時,回纥還助唐平叛過。當然回纥助唐平叛是有條件的,不是白幫你,破賊之日,土地城郭歸大唐,金帛子女歸回纥。就是說收回來的這些地歸你,裡面的人和東西我全拿走。回纥連人口都拿走的話,唐朝收回來的都是一座座空城,那有什麼用?這就是安史之亂導緻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

  唐肅宗時期,開始同回纥的可汗和親。肅宗是玄宗的兒子,玄宗安史之亂奔蜀地的時候,肅宗于靈武登基,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唐玄宗的晚年是很凄涼的,因為肅宗怕他複辟,一直看着他。

  回纥比較聰明,總結了從匈奴到突厥滅亡的教訓,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不能與中原王朝為敵,因為中原王朝國力強盛。就是說,除非少數民族武力強大到一戰就能把中原王朝給滅掉,如果滅不了,隻要中原王朝緩過勁來,他就可以弄死你,因為他經濟強大。打仗就是打的經濟,北方遊牧民族是畜牧經濟。大雪災一來,你的草全被蓋住了,牲畜沒得吃,全凍死了;人住的帳篷是靠畜皮搭的,衣服是獸皮做的,喝的奶也好,吃的肉也好,都是靠畜牧。如此說來,一場雪災或者一陣龍卷風,就能要一個政權的命,就能造成政權滅亡。

  所以,他們雖然武裝力量強大,但是經濟基礎太薄弱,離不開中原王朝的支持。回纥就聰明在絕不與中原王朝為敵,唐朝和回纥的關系,大概是曆朝曆代中原王朝跟北方民族關系最好的,雙方在邊境都不設防,不以對方為假想敵。回纥一百多年,一共傳了十二位可汗,這十二位可汗裡面,有十位娶的是唐朝公主,等于回纥的可汗都有漢族的皿統。

  史書記載“是時,可汗上書恭甚”,回纥可汗給唐朝皇帝上書,非常恭敬。合骨咄祿可汗說“昔為兄弟,今婿,半子也”,原來咱倆是哥們兒,現在我成你女婿了,所以我是半個兒子,對你很恭敬。“陛下若患西戎,子請以兵除之。”你要是覺得吐蕃讨厭,兒子替你打去!

  公元8世紀的時候,回纥改為回鹘。

  9世紀,回鹘遭到了外族的進攻,又遇到了嚴重的天災,所以回鹘汗國瓦解,部分西遷新疆的回鹘人就是維吾爾族的祖先,西遷甘肅的就是裕固族的祖先。

  7世紀中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是靺鞨人分為黑水、粟末兩部,黑水在北,粟末在南。

  粟末族在松花江、黑龍江流域,以漁牧為生。其實粟末靺鞨就是今天滿族的祖先。

  粟末政權始建于公元698年,由大祚榮建立。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這樣一來,粟末靺鞨就變成了渤海政權。今天韓國跟咱們争,說渤海是他們的政權,我們就說是我們東北少數民族建立的,其實應該是兩個民族共有的曆史。因為當時跨地而居,到底屬于哪兒沒法評說。渤海國一直存在了将近300年,到公元925年,被遼所滅。但是渤海人一直還有,皇族姓大。當年嶽飛抗金,金朝有一員名将叫大托蔔嘉,就是渤海人。

  南诏的崛起是在7世紀前期,它後來發展成了兩個現代民族:彜族和白族。南诏的“诏”是當地語“王”的意思。當時一共有六诏,其中蒙舍诏比較強大,首領皮邏閣在唐玄宗的支持下,統一了六诏,建立了南诏政權。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皮邏閣請封時,唐玄宗念其地悠遠,彩雲之南,所以封他為雲南王,雲南這個省的得名,就是因為這次冊封。南诏政權極盛的時候,領土不僅包括今天的雲南、貴州,可能還包括今天的老撾、柬埔寨、泰國一部分。有學者認為,今天的泰國王室也是南诏的後裔。

  兩大公主去和親

  吐蕃,就是今天的西藏。

  中華雖有56個民族,但不可否認他們的發展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比較落後。1949年時,有的還處在原始氏族階段。56個民族裡面文明程度最高的是漢族,剩下和漢族文明有一拼的,其實就應該是藏族。漢文的書籍有多少,數不清吧?跟天上星星一樣多,浩如煙海。藏文書也差不多,當然這是說古籍,藏文古籍非常古老,一直傳到今天。藏族的神話傳說當中,人是神猴和羅刹女結合生下來的,這個傳說是最符合達爾文進化論的。

  而這個文明程度很高的藏族,祖先就是吐蕃。吐蕃的王叫贊普,松贊幹布就是吐蕃贊普。他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就是拉薩,拉薩作為西藏的政治中心,到現在都沒變過。他仿效唐朝官制,還創制吐蕃文字,吐蕃文字是在梵文字母的基礎上創制出來的。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幹布,文成公主入吐蕃,代表了唐朝,吐蕃和親。金城公主①也嫁給了吐蕃贊普,但不是跟文成公主一塊兒過去的。金城公主是唐中宗的時候過去的,嫁的是吐蕃的尺帶珠丹贊普。

  公元9世紀初,唐穆宗在位時,吐蕃與唐會盟,史稱長慶會盟。“患難相恤,暴掠不作。”暴掠不作,證明這事兒以前沒少做。唐朝、吐蕃打了那麼多年的仗,吐蕃四次攻入長安,安西四鎮全部淪陷,都被吐蕃給占了。吐蕃帝國極盛的時候,疆域非常遼闊。當時的大食帝國,也就是阿拉伯帝國,在向東擴張的時候遭到了制止,正是由于吐蕃帝國的存在。骁勇善戰的吐蕃人擋住了阿拉伯人,避免了中國的伊斯蘭化。

  身在異鄉老想家

  隋唐時期,對外交通發達。

  陸路從長安出發,可達朝鮮。當然陸路要是往東也隻能到朝鮮,再往東就掉海裡了。向西經絲綢之路,可達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歐洲、非洲的許多國家。海路,從登州、揚州出發,可達韓國、日本。登州就是山東蓬萊,韓國人跟咱們套瓷兒的時候,就說中韓兩國隔着淺淺的一道海,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們能夠聽到山東半島的雞叫聲,也不知道什麼雞,叫那麼大聲。然後從廣州出發,經海上絲綢之路,可達波斯灣。海上絲綢之路,在漢朝的時候隻能到印度最南端,到唐朝就可以抵達波斯灣了。

  唐政府鼓勵外商來中國貿易,允許他們在中國居住、任官、通婚。唐朝前期強大的時候,平均每個皇帝在位時做官的外國人多達三千,波斯人官拜宰相;高麗人官拜大将軍,當然高麗人我們認為是自己的民族,不過韓國人認為高麗人是韓國人,那就算韓國人吧!高麗人高仙芝是安西節度使,相當于蘭州軍區司令。

  最有名的是一個日本人,阿倍仲麻呂。他19歲來華,唐玄宗非常喜歡他,給他起漢名叫晁衡,在中國官居秘書監監正。用我們今天的話講,就是國家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館長,從三品。這個位置太重要了,你想國家檔案歸他管,這都是國家絕密和機密。晁衡在中國30多年,娶妻生子,他兒子可能二三十歲才知道父親是日本人。原來我爹是日本人,日本在哪兒?你給我講講日本吧!晁衡覺得自己年事已高,就向唐玄宗辭行,想回日本。唐玄宗不放,晁卿歸國朕不舍得,不讓他走。那年中秋節,皇上在興慶宮大宴文武,群臣賦詩,輪到晁衡的時候,他作詩雲:“翹首望長天,神馳奈良邊。三笠山頂上,想又皎月圓。”我人在長安,心在奈良,我家鄉的那座山,頂上的月亮也升起來了,月亮圓的時候人也團圓。玄宗見他既然這麼想家,那就回去吧。他這才跟着遣唐使的船回國。

  晁衡跟李白、王維都是哥們兒,他走的時候,李白、王維都給送别,依依不舍。王維賦詩《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積水不可極,安知滄海東。九州何處遠,萬裡若乘空。向國惟看日,歸帆但信風。鳌身映天黑,魚眼射波紅。鄉樹扶桑外,主人孤島中。别離方異域,音信若為通。”晁衡一出海就遇到風暴,傳回消息說晁大人遇難,李白都快哭死過去了,揮淚作《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後來傳來消息沒死,給刮到越南去了。那會兒的船是帆船,風一刮,又沒指南針,就隻好跟着感覺走,登陸之後一看是越南。晁衡說明身份,安南都護一看,原來你是秘書監晁大人,趕緊給送到長安去了,結果繞一圈又回來了。晁衡後來終老長安,客死在中國,終生沒能回到日本國。因為你再出海,刮到印尼去就完了,越南當時好歹是中國領土,屬于安南都護府管,你要是刮印尼去,當時那邊不是中國地兒,麻煩了,再讓土人吃了你。

  晁衡是中日交流的典範,日本有很多這樣到中國來做了官的留學生。

  韓國曾經是這樣

  唐朝朝鮮半島的主要國家叫新羅。隋朝時朝鮮半島上還是三個國家:高句麗、新羅和百濟。其中高句麗是最大的,今天中國東北都有它的領土,而新羅和百濟就是在今天的韓國,半島的南部。三國鼎立。

  隋朝的時候,炀帝三征高句麗無功而返。唐太宗征高句麗也是無功而返,他赫赫武功,征高句麗的下場和隋炀帝相同。可能主要原因就是那個地方太冷,交通不便。唐高宗時,一開始打高句麗也多次失敗,曾派唐朝的名将蘇定方帶領猛将契苾何力多次征讨。以蘇定方之能耐,雖然把高句麗軍打敗了無數次,但最終都因為天寒路遠,功虧一篑。于是唐高宗改變了外交策略,遠交近攻,聯絡新羅去攻高句麗和百濟。

  唐高宗的“娘”兼老婆武則天掌權時,派薛仁貴和李最後一次往伐,當時李已經73歲高齡了,挂帥出征,終于把高句麗給滅了。滅掉高句麗之後,高句麗的王族勳臣就遷入中原,擱在山東,最終融入漢民族。後來朝鮮曆史上又出現一個高麗王朝,那個高麗王朝是當地朝鮮人建立的王朝,跟高句麗完全不是一回事,隻不過打着高麗的旗号而已。

  唐朝還跟新羅聯手滅了百濟,唐羅聯軍一共是19萬,其中唐軍15萬,新羅軍4萬,所以主要是唐軍滅的百濟。今天韓國人供奉的民族英雄,一個是李舜臣①,那是抗日的,确實值得供奉;還有一個叫階伯②,韓國有很多他的畫像、銅像,相當于韓國的文天祥,他就是百濟的大将。當唐羅聯軍19萬進攻百濟的時候,百濟王都投降了,就階伯率五千勇士抵抗,最後全軍覆沒,戰死沙場。

  新羅是在唐王朝的幫助下完成的統一,所以新羅跟唐朝的關系在邊界确定後非常友好。新羅王朝的領土,不是今天全部的朝鮮半島,當時唐朝和新羅的邊界并不在鴨綠江,而是在大同江。今天的平壤以北,在當時還是中國的土地。中國皇上一過生日,新羅的女王都給皇上繡衣服,還寫贊詩,很恭順。唐朝的留學生中以新羅的最多,最有名的是崔緻遠①,在揚州當過地方官。關于留學生問題,好像今天也差不多,你看哪個學校一說招外國留學生,基本都是新羅的。在韓國高考,壓力比咱們中國更重,所以那幫人哪兒也考不上,隻好跑中國混,混好了混一個北大。咱們中國的大學也不值錢,像哈佛、牛津、劍橋、麻省理工,這樣的學校會因為你是外國人、你有錢就能讓你上嗎?北大無所謂,等于是賤賣了,韓國人給錢就來吧!于是出現了現在的狀況,新羅的留學生最多,哪兒都有。

  新羅立國,參用了唐朝制度,設立國學,教授儒學。要是在古代朝鮮,1910年被日本帝國主義吞并以前,如果不認識漢字,想做官是沒戲的,扒拉土疙瘩去吧!直到朝鮮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的時候,頒布“訓民正音”,才有了朝鮮文字,所以韓國人特别崇拜世宗大王。但是他頒布“訓民正音”的時候,很多大臣反對,說吐蕃、黨項、契丹、女真、蒙古之類的夷狄才自創文字,我們文武制度都跟中國一樣,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不應該另外自創一套文字。

  新羅還從唐朝引入茶種、印刷術、制瓷、制銅工藝。今天到韓國旅遊,它的特産就是銅筷子、銅碗、青瓷。高麗青瓷非常有名,實際上中國的瓷器最早就是青瓷、白瓷,後來才出現了彩瓷、粉彩。韓國可能一直還停留在青瓷這個水平,現在看起來顯得很古拙,很古舊,實際上是因為後面的制作技法沒學過。另外,讀漢詩、寫漢詩也是他們的一大習慣。朝鮮人寫詩的水平确實相當高,日本人也能寫,但日本人寫的沒有韓國人純正;越南人也能寫,那基本上就是打油詩了。1910年,朝鮮被日本帝國主義吞并,很多志士流亡中國。其中有一位叫金澤榮①,他在江蘇南通居住的時候,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他在晚上睡覺時看到天上飛過大雁,一琢磨就寫下了這首詩:“一聲南雁攪愁眠,獨上高樓月滿天。十二何時非故國,三千餘裡又今年。”一年十二個月,一天十二個時辰,我都在思念着故國。朝鮮号稱三千裡江山,又過了一年,還沒能光複。“弟兄白發依依裡,父祖青山曆曆邊。待到槿花花發日,鴨江春水理歸船。”槿花就是木槿花,韓國的國花,等木槿花開放的時候,從鴨綠江回國,就是說我的國家雖亡,但是光複祖國的志向不息。

  另外,在姓氏、服裝、節令、風俗等方面,新羅也有濃重的中華文化色彩。

  仿效,我就仿效

  漢朝時日本就和中國有友好往來。後來在日本的本州島西南部,興起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叫邪馬台國。這是漢文書籍翻譯的,邪馬台實際上就是大和,因為大和日語是YAMATO,我們就把它音譯成了邪馬台。當時大和的統治者都是女王,半巫、半人、半神的那種,終生不能結婚,靠神神鬼鬼來統治。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女王在魏明帝在位的時候,曾遣使到中國,魏明帝非常高興,冊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安東都督府都督。所以,以後甭管中原的政權怎麼更疊,日本都向中國稱臣。中國魏晉宋齊梁陳六代,皇帝都冊封日本的統治者為倭王、安東都督府都督、安東将軍這樣的官銜。

  到了7世紀初,就是隋朝的時候,日本的聖德太子進行改革。聖德太子這個人在日本的地位就相當于中國的周公,制禮作樂。他仿效中國的制度進行改革,國名由YAMATO改成了NIPPON(日語音),寫成漢字就是日本;并把統治者由大王改成天皇,然後把前面幾代的鬼神王都追封為天皇,實際上那會兒都是倭王。聖德太子辦的這件事兒要報告給中國,于是遣使到隋朝,那個使臣叫小野妹子,但是個男的。這個妹子來華之後,給隋炀帝遞上了國書。隋炀帝打開國書一看,寫的是“日出處天子緻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一下子就火了,你原來是臣子,現在敢自稱天子,而且你日出處,我日落處,你不咒我嗎?隋炀帝非常不高興,但面子上還過得去,後來就跟官員說,小邦無禮,以後别讓他來了,日本人我看着煩。

  又過了幾年,聖德太子再次遣使來華。這次隋炀帝打開國書一看火更大了,因為國書上寫的是“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中國皇帝稱天子,你稱天皇,那你不成我爹了嗎?所以隋炀帝就派了一個姓裴的侍郎,到日本去罵他們。姓裴的繞道朝鮮去日本,一看波濤洶湧吓得沒敢去,于是把诏書遞給朝鮮人,勞駕你們替我去罵小日本吧,自己回朝複命。那時候不像今天,說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就隔着那麼淺淺的一個海,當年那淺淺的海是難以逾越的天塹,你想那小破帆船,一百多噸,可能幾十噸,去橫渡大海簡直是長征。必須有島嶼停靠,讓小船可以一站一站地停,船漏了好補,人也好休息。要是沒有,風對着帆一頓猛吹,一停發現到了西伯利亞,也可能是印度尼西亞。基于這個緣故,隋朝兩次遣使日本都無果而終。

  從貞觀年間,日本派出遣唐使,一共是準備了十九次,成行的是十六次,有三次可能是沒湊夠錢。成行的十六次中,成功到達中國的是十三次,沒到達的那三次估計就是吹跑了,去了西伯利亞、印度尼西亞,船散人喂魚,這都有可能。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學唐朝的人回國策劃的。公元646年,孝德天皇開始大化改新,日本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有的年号,以前日本天皇沒有年号。從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中間這1200多年,日本曆史上稱為唐化時期。日本一直把中國叫做唐國、唐土,後來日本看不起中國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認為,中國隻有在唐朝的時候才可以稱中國,唐朝以後中國就不配稱中國了。他們認為他們才是中國,因為他們把唐朝的典章文物繼承得很好。尤其對于中國宋、明兩朝被少數民族滅掉,漢、唐受蠻夷所制這些曆史,日本是非常看不起的,所以他們才敢出兵打中國。既然蒙古人可以入主中原,女真人可以入主中原,我們日本人也可以。比如,從甲午戰争日本發表的文告來看,都是以中華正統自居,号召反清複明。包括孫中山在日本設立大本營,也是反清複明的感覺,表示日本是中華道統之所在。後來入主中原好幾次沒成功,他們就惱羞成怒,開始篡改教科書。

  中國在唐朝之後跟日本官方的往來就斷絕了,私人往來比如商人之間是一直有的。到明朝永樂皇帝的時候,官方往來才恢複。當時日本足利幕府将軍,就是《聰明的一休》裡面的足利義滿将軍,派使臣到中國來。明朝皇帝問使臣日本國的風土人情,使臣寫了一首詩回答明朝的皇帝——《答大明皇帝問日本風俗》:“國比中原國,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銀甕焙新酒,金刀脍錦鱗。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禮制風俗完全跟中國是一樣的,而且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開花的季節也跟中國一樣。所以有良心的日本人講,中國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親,且不說日本的文化有沒有2600年,中國是母親、日本是兒子沒錯。

  朝鮮人也是這麼認為的,明朝抗倭援朝,幫助朝鮮奪回江山。朝鮮的宣祖大王激動得不得了:“中國父母也,我國與日本同是外國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則我國孝子也,日本賊子也。”他說,我們和日本都是你們的兒子,但不一樣,我們國家是好孩子,日本是賊孩子。

  日本大化改新中的制度,以唐制為藍本,唐朝設立三省六部,日本設立二官八省一台。直到今天,日本的部級單位仍然叫省:防衛省、财務省、文部省,等等。日本都城則完全仿造長安,日本的平安京(京都)就是袖珍的長安城。學校教授儒學,這都跟中國一樣。中國的銅錢在日本可以直接當錢花,日本戰國時代有一位名将,他的家徽(日本的每個武将都有一個家徽)就是六枚永樂通寶。日本很少發行自己的錢,都是用中國的錢。

  對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備真備和中國的高僧鑒真。吉備真備和日本留學僧空海創立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原來沒有文字,沒有文字怎麼辦?用漢字表音,寫出來的書雖然每個字咱們都認得,可連一塊兒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漢字是單音節,我,發音是WO,一個字一個音,日語是Wataxi(音瓦塔西)。“我是個日本人”這句話寫出來就是一大串“瓦塔西××××××”。單純漢字表音行不通,那怎麼辦?他的辦法是用漢字的偏旁部首,創立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字叫假名,而漢字叫真名,一個小學畢業的日本人,也能夠掌握一千多個漢字,而且主要還是正體字,不像咱們這種簡化字。中國人到了日本大街上,基本上不會有文字障礙。路标上幾乎都有繁體字,感覺就像在香港,因為香港和東京都隻有語言障礙(這兩個地方說的話你全都不懂),但是絕對沒有文字障礙。

  大和尚東渡

  中國高僧鑒真,這個人太了不起了!

  我有一年去揚州比賽,當地的教育部門請我們在飯店吃飯,進去看見一條橫幅,把我樂壞了!“紀念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及豆腐傳入日本1250周年”,要不說學曆史有用,學數理化跟人聊天用不上。吃飯的時候,不會聊人的咬合力和鳄魚的咬合力有什麼區别,為什麼鳄魚生吞河馬、人卻吃豆腐,談那個沒勁。應該談曆史,豆腐是誰傳入日本的?鑒真大師。有學問!

  鑒真大師是大菩薩轉世,與佛有緣,三歲出家,屬于律宗的高僧。中國佛教分為十宗,律宗是持戒律最嚴的一派,律宗高僧都是過午不食,一天兩頓飯,近代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師也是律宗。

  鑒真大師55歲那年,日本兩位高僧——普照和榮睿,來到中國求法。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備,僧人不能按照律儀受戒。普照和榮睿來到中國,想請鑒真大師東渡扶桑,傳播佛法,鑒真大師毅然答應。當時他已經55歲高齡了,今天55歲不算什麼,40歲到70歲算中年,70歲以上才算老年。當時是人活七十古來稀,55歲就不得了了。弟子們都勸鑒真大師不要冒這個險,鑒真大師為了弘揚佛法,毅然六次東渡。唐朝的法律是不允許國民出國的,出國都是偷渡,所以鑒真大師六次都算偷渡,頭四次都沒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密就是船漏了回來。第五次一出海刮大風,風一停,海南島。

  榮睿去世之後,鑒真大師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第六次東渡扶桑,成功!在日本的博多灣登陸,日本天皇動用了好幾十萬人來迎接鑒真大師。鑒真大師一路就是踩着鮮花進入日本的,一直到了日本國都,他的腳都沒有沾到泥土。鑒真大師到了之後,日本天皇封他為大僧都,親自登壇受戒,皇後也登壇受戒,一起做了鑒真的弟子。天皇還親自給他撰寫碑文,這個碑文一直保存到今天,叫《唐大和尚東征傳》,和尚是尊稱,大和尚更是尊稱,并非是個出家人就叫和尚,就跟大學裡不是是個老師就叫教授一樣。和尚、喇嘛都是尊稱,高僧才能叫和尚,一般人剛出家叫沙彌,還不能算和尚。鑒真是大和尚,天皇寫大和尚“戒行高潔,白頭不改,遠涉蒼波,歸我聖朝”,出生入死來到日本國,難能可貴。

  鑒真到日本不光是傳播佛法,還把中華的先進文化傳播到了日本(包括豆腐怎麼做)。這些都對日本的貢獻相當大。日本人說原來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鍋豆漿,中國文化就像鹵水,點進去後才能變成豆腐。日本文化基本上可以看做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

  三藏佛法高又深

  以佛教為紐帶,中國和天竺(印度)的交往也增強了。貞觀時,天竺遣使來朝,中國的十進位記數法傳到了天竺。其中,高僧玄奘和義淨①的作用非常大。

  玄奘就是唐僧唐三藏,孫悟空的老師。玄奘大師也是兩歲出家,精通佛法。在誦經的過程中,他覺得佛經有些地方不對,翻譯得不準确,所以他就想去西天取經,學習真正的佛經。為了傳播正版,他在20多歲的時候偷渡出國,19年遊曆印度,在印度的那爛陀寺跟106歲的高僧戒賢法師學習。戒賢法師本來要圓寂了,阿彌陀佛給他托夢,說從中土大唐要來一位高僧,跟你學法,你得等他來了把這個法教給他後,你再圓寂。所以他就等等等,等了三年終于把唐三藏盼來了。

  三藏指的是什麼?就是佛經的三個組成部分:經、律、論。

  經就是釋迦牟尼生前講的法。佛經浩如煙海,基督教就一部《聖經》,伊斯蘭教就一部《古蘭經》。但是佛跟不同的人講不同的法,跟天人怎麼講,跟凡人怎麼講,跟阿修羅怎麼講,各有說法。

  律是他給僧團指定的戒律,其中最高級的是具足戒。和尚有三百多條戒律,尼姑更多。

  論是後來高僧大德對經的闡釋,唐三藏主要就是學《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宮講的法。精通50部,所以才被稱為三藏。佛經窮盡一生都很難精通一部,精通50部的人太了不起了!

  印度各國的國王看唐三藏這麼神,就勸他别回去了,你的學問太大了,就留在這兒吧!他說我必須弘揚正版的佛法,所以要回到東土大唐。于是他滿載600多部佛經回到中國、這時候,皇上也不追究他偷渡了,專門給他蓋了大慈恩寺,建起了大雁塔,讓他譯經。佛經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今天的漢語,兩次大規模引進外來語,其中一次就是佛經。比如說,心心相印、大千世界、一刹那、一彈指、醍醐灌頂、天花亂墜,全是佛經裡的。

  順便說一下,另一次語言引進就是20世紀初的日語。那時候我們也大規模地把日語引進漢語中,我們今天說的話,比如軍事、經濟、文化、政治,這些詞基本上全是日語。什麼積極、消極、幹部這些詞還是日語,現在說的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詞也全是日語。它和佛經的引進屬于兩次大規模的語言引進。所以憤青應該不說這種詞,憤青抵制日貨不夠,應該抵制日語,他們應該說古漢語才對。

  翻譯這些佛經,窮唐三藏一人之力是翻譯不完的,所以他得收徒弟。他收徒弟不是孫悟空、豬八戒什麼的,他們隻會打架。很多僧人想拜三藏為師,但佛家最講緣分,一看咱倆沒緣,我就不收你。皇帝都有點兒着急了,意思就是你再不收徒弟,回頭你歪過去,這事兒怎麼算?但也不能催他,你看你收誰合适?三藏大師就去找徒弟,他時常漫步長安街頭,慧眼炯炯。一天,他在鬧市中看見一位魁梧少年,眉清目秀,安詳而行。蓦然間若覺似曾相見,前緣有識。又回想起在印度計劃回程時,曾在尼犍子占得一卦,說他東歸必得哲嗣,便連忙打聽這少年家世。後來打聽出來了,原來是當朝開國公尉遲宗的公子。玄奘感歎道:“如此靈慧的孩子生在将門,不可思議!也是有緣,我的衣缽可以傳下去了!”即刻前往國公府拜訪。

  尉遲宗得知法師來意,雖然不忍骨肉分離,但想到一代高僧如此器重,也頗為得意。那時代,佛教不僅是清廟淨僧的空寂之事,還是一種普遍的信仰、鮮活的事業。所以雖貴為國公,一見大法師器重兒子,自然大為高興,便答應了玄奘的要求。隻不過三藏法師看上的那哥們兒死活不肯出家,都氣暈了,你說我堂堂将門之後能出家嗎?但是父命難違,這哥們兒最終還是出家了,出家時、帶着一車酒、一車肉、一車美女進的大慈恩寺,人稱三車和尚。三車和尚後來成為一代高僧,就是窺基大師。

  三藏大師圓寂之後,他的遺體火化,形成了舍利子。今天有人說這個舍利子是結石,扯!你燒一個!有結石的人多了,你燒完了有這個嗎?黑的是發舍利,白的是骨舍利,紅的是肉舍利,誰的肉燒完了能結石?玄奘圓寂于長安玉華宮,葬于白鹿原,後遷至樊川。墓地毀于黃巢之亂,靈骨遷至終南山紫閣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帶到南京天禧寺供奉。

  1942年,日本侵略軍在原大報恩寺三藏殿遺址處,挖掘出一個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詳細記載了玄奘靈骨輾轉來甯遷葬的經過。由于玄奘靈骨名聲顯著,各地都想迎請供奉,緻使玄奘靈骨一分再分。

  1943年12月28日,玄奘頂骨舍利在“分送典禮”後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汪僞政府、北京和日本。

  此後,汪僞政府把掌握的這部分又分别供奉在雞鳴山下的僞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員會和小九華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在地)。而文物保管委員會保管的這部分,在1973年後被迎至靈谷寺佛牙塔中供奉。

  北京迎請的那部分被分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1957年被轉贈給印度總理尼赫魯,安放在印度那爛陀寺的玄奘紀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觀音殿,“文化大革命”時被毀;第三份則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後一份被供奉到廣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毀。

  被日本請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東京增芝上寺,後被移至慈恩寺。1955年,從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請到台北日月潭玄奘寺供奉。而後,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請到日本奈良的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灣新竹玄奘大學,1998年迎請至南京靈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從南京靈谷寺迎請了一份玄奘大師靈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覺堂中。

  目前,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靈谷寺等全世界九個地方被供奉。相對而言,南京九華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後,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沒有動過,最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華山原青園寺、法輪寺遺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師的靈骨舍利成為該寺鎮寺之寶。

  四面套交情

  隋朝時,中國和波斯互遣使節。

  到了唐朝,波斯被大食侵擾,國王和王子來中國求援。大食就是阿拉伯,波斯請求中國出兵,幫着他們打大食。當時唐玄宗在位,覺得這個事兒沒法幹,就沒派兵去,波斯就被大食所滅。波斯要是不亡,其實是擋住阿拉伯人入侵的最佳屏障。

  波斯人信奉拜火教,就是明教,所以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裡關于明教那部分就是虛構了。因為公元7世紀波斯就被阿拉伯給滅了,已經伊斯蘭化了,不可能明朝的時候還有拜火教。後來波斯的國王貝魯斯和波斯王子就留在長安定居,今天,他們的後代還在中國。

  唐高宗時,大食開始與中國通使。

  當時阿拉伯帝國向東擴張,唐王朝為保衛自己的屬國不受蹂躏,出兵抵抗。兩國在怛羅斯開戰,這是中國古代史上很少有的對外戰争。怛羅斯在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當時唐軍四萬,大食軍七萬,唐軍統帥就是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大食軍統帥叫優素福。唐軍裡面漢族士兵隻有一萬多,剩下的都是西域各附屬國軍隊。雖然大食軍隊裡也有附屬國軍隊,但不幸的是,開戰時唐軍是迎風列陣,大食軍是背風列陣,一打起來,唐軍迎面被風吹,睜不開眼,漸漸不支。唐軍一不支,屬國軍隊就叛變了,跟着大食軍一塊兒打唐軍。高仙芝隻好率幾十名騎兵退守安西。他退守安西後又招募了一支軍隊,準備跟大食再戰。但是“安史之亂”爆發,朝廷調安西精兵去平叛,所以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很多唐軍士兵在怛羅斯之戰中被俘,被俘的唐軍士兵裡面有很多工匠,中國的造紙術就傳入了大食。

  另外,唐朝和拜占庭帝國(東羅馬)有使節往來。東羅馬的皇帝、貴族都特别喜歡唐朝的絲綢,同時把一些醫術和雜技傳到了中國。

  唐朝和非洲也有來往。不僅史籍上有記載,更關鍵的是考古證據。唐墓裡的唐三彩,出土的小黑臉、小卷毛,就是非洲人。唐朝的時候,很多富裕的家庭大量使用黑奴勞動,黑奴在當時被稱為昆侖奴,因為咱們中國人認為昆侖是最西面的,從那兒來的就該叫昆侖奴。所以唐朝傳奇小說裡,有很多描寫昆侖奴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