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淮西王慶反
要說打了這麼久的仗宋軍也不是沒有研究出對付火油彈的方法,再加上原本宋軍就有使用火油的傳統,所以埋沙和用被子包之類的也都知道。
尤其是和琉球一戰之後,大宋更加注意對火攻的防禦,方臘又是不停的使用火油彈,所以起初宋軍是不害怕這種攻擊的,因為已經習慣了。
但是一種東西多到一定的地步,你的防禦就變得無用了,這次為了此戰方臘可是搬空了國庫準備了超過兩千門床弩加上配套的火油彈。
所以戰事進行的沒有到一個時辰,宋軍就發現了形式有點不對,這敵人的床弩和火油彈似乎有點多啊,等宋軍開始反應過來企圖想辦法應對的時候,自己方面的船隻已經被點燃了四分之一。
段江流在這個關鍵時刻派出了自己的主力艦隊參戰,一下子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塊磚頭,為什麼說是磚頭?應為段江流的戰船就是仿制的琉球東海型戰船,并且不僅甲闆安裝了床弩。
段江流還根據床弩直射的優勢發明了雙層甲闆的床弩戰船,即甲闆下邊又開了一層炮口,使得每條船的戰鬥力增加了一倍,戰船沖入敵陣,簡直就像一個移動的大煙火,把火焰帶給附近的船隻。
這樣一來宋軍原本還堅持的陣型瞬間就亂了,這陣型一亂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大戰一直持續了四個多時辰,最終的結果是宋軍崩潰,艦隊逃出去的不足五分之一,在段江流的追擊下,對方水軍一直被追了一夜。
第二天段江流果然收到了情報部門說的意外驚喜,抓住了正在渡河的大宋禁軍主力,原本童貫帶領的三十萬陸軍正沿着長江南岸一路朝蕪湖殺去。
應為方臘的有意破壞,大小河流的橋梁都被燒毀或者拆毀,所以一路上童貫的大軍遇到小河就搭建浮橋,遇到大河就用船渡,到了蕪湖城西邊終于碰到了一條大河蕪湖西面的戈江。
原本童貫昨天已經聽說水師已經在蕪湖城下和敵人交戰,連忙命令大軍開始渡江好去撿便宜,但是當軍隊渡過去快一半的時候他有接到了水師大敗的消息,這軍隊渡過去一半,一時進退兩難。
最終為了害怕敵人截斷糧道,童貫決定先退到河西等待水師重整旗鼓,隻是經過一夜的忙碌大軍隻退回了七萬,還有八萬人在河對岸待着呢。
什麼叫半渡而擊呢?現在就是!段江流截斷了水道,八萬禁軍被困江東,童貫除了氣的破口大罵之外,隻能命令水師驅趕段江流的船隻。
隻是水師經過昨日的大敗,已經很難在組織起有效的進攻了,最終勉強組織起來的一點人手被段江流的艦隊輕松擊潰,而方垕領導的護教軍也到達了戰場。
八萬人的結局已經注定,被圍在江邊的狹小空間裡面,他們可沒有項羽那種破釜沉舟的勇氣,終于在五天之後,手裡隻有三天存糧的禁軍開始大規模投降。
總結整個蕪湖戰役,童貫損失水陸軍隊超過十萬人,這是一個重大的勝利,方臘原本隻想着能穩住戰線就好,沒想到段江流給了他一個這麼大的驚喜。
童貫退回銅陵舔舐傷口,禁軍的損失不大,少了那八萬他手裡還有二十多萬呢,但是水師的損失就比較頭疼了,應為船不像人說有就有了,想要恢複水師實力恐怕要至少三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行。
方臘又獲得了至少三個月的喘息之機,但是方臘蹦跶了這麼久,力氣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在江南那點小圈子裡劃地為王,樂在其中。
其實是因為農民軍不事生産,過了第一年的擴張期之後,沒有新搶的土地作為補貼,經營之道對他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簡單的說,就是光靠搶不行了,自己占領的地方沒有好好弄,現在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有點打不動了,第一年大家還能依靠亢奮的精神玩玩。
但是真的建國了,這士兵要發軍饷吧?官員要發俸祿吧?這些東西哪裡搞?總不能還去搶吧?靠稅收?田地因為戰争大片荒蕪,商人幾乎絕迹,找誰征稅?
所以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是巨大的,原本方臘覺得有一天自己當了皇帝就會如何如何,百姓就會如何如何幸福,但是現實的情況确是,為了給軍隊發工資,為了給官員發工資,為了征集更多的糧草他加稅比大宋更多。
方臘也想改變,但是他無力改變,明明知道是飲鸩止渴,但是這又不得不這麼辦,好在琉球還能提供一些幫助,琉球每從方臘這邊招募一個流民,就會給方臘十石糧食的補貼,或者是直接變現成武器等作戰物資。
方臘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不得不每月看着二三十萬人被琉球派船接走,他無能為力,盡管他覺得自己在買賣人口,盡管他也知道這樣要不了多久他的地盤上就沒有百姓了。
不賣随時就會死,賣了也許可以活,所以方臘對于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手下大臣隻覺得這是一個來錢的好途徑,上下齊手,把這件事辦好。
張三通過方臘往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等地移民了一百多萬,往新幾内亞移民了二十多萬,往大洋洲移門了三萬多人,剩下的人還在琉球島接受移民教育,下一步也會逐漸的移居到這些地方。
正當方臘取得蕪湖大捷為前路迷茫的時候,淮西一個叫王慶的突然在一個月之後也開始造反,相比于方臘這種以宗教為骨幹的造反方式,王慶的軍隊主體則是山賊為主。
方臘造反一來,大宋在長江北岸駐紮了大軍,童貫又駐紮了近三十萬軍隊在銅陵,這些軍隊人吃馬嚼都需要就近調集,特别是民夫苦力也都是從當地征募。
淮南西路多山,民生本來就比較艱難,戰争打了一年,地方上稅收就收了往後三年的,然後又抽調民壯給軍隊運輸糧草,使得百姓更加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