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1)
和地方行政區域劃分一樣,新帝**事體制的劃分,變動也是非常大的,幾乎可以說是推倒重來。
唐前期,軍隊以府兵為主體,同時還有北衙禁軍、兵募、邊防軍,以及不脫離生産的團結兵等。
府兵,泛指軍府統領的兵士,是唐前期軍隊的主體。府兵分布于全國各道、州、縣,寓兵于農,平時生産、訓練,或應召番上宿衛,戰時自備物資馬匹應征出戰。折沖府分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約800人,每府統兵官為折沖都尉,副手為果毅都尉。
全國折沖府大約630餘,其中長安所在關内道就有260餘,占全國府兵總數四成以上,體現了唐朝廷“舉關中之兵而馭天下”、“内重外輕”的戰略思想。在唐初,府兵既要在戰争時出征,還要在平時番上宿衛充作禁衛軍,因此地位非常重要。
除了外府折沖外,唐皇室還承隋制設立内府兵,即從功臣、勳将、宗室貴族和關中良家子弟中選拔的衛士,号稱“三衛五府”,即親衛府、勳一、二衛府、翊一、二衛府,主要是為皇帝提供儀仗警衛和侍從服務。同時,十六衛每衛又都各領一翊衛府,以中郎将統領,充作各衛的儀仗兵和内衛隊。
唐初規定,由中央統領府兵的十二衛和東宮六率。
十二衛即左右衛、左右骁衛、左右武衛、左有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各衛置大将軍各一人、将軍各二人。左、右衛皆領60府,其他諸衛領40~50府。東宮六率即太子左右衛率、左右司禦率、左右清道率,各領3~5府。折沖府分上、中、下三等,上等1200人,中等10000人,下等800入。每府置折沖都尉為長,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為副。
每軍府轄4~6團,團200人(有時以300人為團),團設校尉。每團轄2旅,旅100人,旅設旅帥。每旅轄2隊,隊50人,隊設隊正。每隊分為5火,火10人,火置火長。府兵總稱為衛士,善弓馬者為越騎,餘為步兵、排矛手、步射。府兵平時講武習射,上番前進行試閱,每年冬季由軍府組織教戰。
府兵的主要任務是輪流到京師長安宿衛,其次是出征作戰或戍守邊防府兵上番,按距長安遠近确定番期,如500裡内五番,1000裡七番,1500裡八番,即将全府兵士分成5組,7組或8組,輪流到京師宿衛,每番一個月,期滿後返回軍府。
府兵服役和從事農業生産密切結合,體現了兵農台一的曆史特點,既減輕了國家經費開支、又保證了農業生産的進行。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之上的。高宗以後,土地兼并日重,均田制遭到破壞,加之士兵逃散,府兵制急劇衰落,府兵土崩瓦解,不得不采取臨時征募的措施,補充軍隊的缺額。
唐前期臨時征募民丁組建的軍隊,又叫募人、征人、募兵。一般選取富戶多丁、人材骁勇者充當,舉薦前資官(非現任文武官)、勳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級将領。兵募的裝備由當地政府供給,不足則由本人自備或由親鄰互相資助。
由于府兵主要分番赴京師宿衛,從事征成的兵員有限,所以多次征戰主要征發兵募進行,如高宗征伐遼東,一次出兵50餘力人,大多是兵募。玄宗時沿邊鎮兵60餘萬人,其中兵募的比重很大。兵募戍邊年限不固定,有時長達五六年。著名的将領薛仁貴等人,都是募兵出身。
募兵制的出現,打破了府兵制統治地位。
簡單的說來,募兵制的根本原理就是:“有奶便是娘”。
誰給錢,募兵就給誰賣命。
朝廷财政運轉良好的時候,募兵主要是朝廷負責管轄和使用,地方官員不得染指。但是後來,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地方官員也可以招兵買馬了,尤其是邊境地區的節度使,不但控制了募兵的權力,還控制了地方的财政大權,可以自由的擴展軍隊,這為後來的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
就算安祿山不反,肯定也會有其他節度使反的。
因此,新帝國兵制的關鍵要素,就是地方軍事長官,絕對不允許掌握财權,絕對不允許自行擴軍。
一旦違反,殺無赦!
在唐朝初創時,除了“南衙”的十六衛府兵外,直屬于皇帝的私人部隊“北衙軍”還沒有完全成型。最早的雛形,來源于當年跟從高祖李淵太原起事的3萬部隊。這些部隊與唐皇室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不僅忠誠,而且戰鬥力很強,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黑騎兵部隊,是太宗李世民的私人武裝。
唐朝初定天下,定都長安後,朝廷對這些部隊重禮優待,大部分被賜予關中地區的肥沃糧田,解甲歸田了。一小部分則編成了唐天子手中的近衛部隊,号稱“元從禁軍”,并屯駐于宮城北玄武門外,此後即子承父業、代代相傳,成為“父子兵”。
太宗貞觀初年,唐太宗從“元從禁軍”中選取善騎射的衛士百人,分兩番輪流在宮城北門玄武門宿衛,并且穿虎皮衣、騎屬于皇家閑廄的六色駁馬,跟從太宗田獵、演武,并賜以軍号“百騎”。這支部隊長期屯駐在北門,不同于輪流番上的外地府兵,因此也被稱為“北門長上”(“長上”對應于“番上”,是長期宿衛而不是輪流宿衛)。
貞觀十二年,太宗又選取有材勇的衛士置左右屯營于玄武門,稱為“北衙屯營”,隸屬于南衙十六衛中的左右屯衛(後改名為左右威衛),并名義上以諸衛将軍領軍,軍号為“飛騎”。另外再從“飛騎”中擇選骁健善騎射者約百人,作為巡幸翊衛。雖然此時的北衙軍名義上以諸衛将軍兼領,但實屬皇帝親轄,已經具有皇帝私人衛隊的色彩。
與南衙軍所不同的是,北衙軍設立的目的不是為了征戰和“勤王”,而是完全忠誠地、目的明确一緻地服務于皇帝個人,是一支私兵。北衙軍建立之初,規模較小,而且除了開始時兵源來自“元從禁軍”外,其後便逐漸轉向從民間招募士兵,特别是從外府兵中揀選健兒入充。
在将官制度上,北衙禁軍一開始甚至沒有自己獨立的升遷體系,統兵将官多由南衙十六衛的将領兼任(稱為“押”、“領”或“檢校”),而且軍資糧饷具由尚書兵部核發。唐高宗時,改左右屯營為左右羽林軍,軍号“飛騎”,正式确立了北衙禁軍系統,但将官仍由南衙諸衛将領兼任。
直到武則天稱制之時,又将左羽林軍改為左右羽林衛,使之與南衙十六衛并列,并且單獨任命了左右羽林衛大将軍作為統兵官,武則天的侄子武攸宜便是北衙軍第一任羽林大将軍。同時,又将“百騎”擴充為“千騎”。這樣,北衙禁軍從開始就具有兩大系統,即“飛騎”(羽林軍)系統和“百騎”系統。
北衙禁軍與南衙軍不同,從一開始成軍就積極地參與到唐皇室的政治鬥争中。武周神龍元年,宰相張柬之聯合右羽林衛大将軍靺鞨人“黃頭都督”李多祚以及桓彥範、敬晖等北衙禁軍将領發動兵谏,誅殺佞臣二張兄弟,迫使武則天退位,迎還太子李顯為中宗皇帝。
中宗時,為加強禁衛力量,又将“千騎”擴充為“萬騎”。其時,太子李重俊不滿中宗皇後韋氏、安樂公主與武三思勾結,密結李多祚、野呼利等羽林軍将領,矯诏發三百多羽林甲士誅殺武氏,并勒兵入宮,結果骁勇絕倫的大宦官楊思勖單騎刺殺羽林軍大将野呼利,中宗又在城頭“喊話”,導緻禁兵潰散,太子功敗垂成,命喪荒山。
後來,中宗被韋氏、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又派親信家奴王毛仲陰結“萬騎”将領葛福順等,終于發動“唐隆政變”,誅滅韋氏、安樂公主等,擁立李旦登基為睿宗。後來,睿宗退位,讓皇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皇帝。唐玄宗一為加強禁軍實力,二為安撫功臣集團,特将“萬騎”從羽林軍中正式分出,單獨成立左右龍武軍作為自己的侍衛禁軍,賜軍号“萬騎”,與左右羽林軍并稱“北門四軍”。
左右龍武軍的成立成為唐朝南北衙禁軍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也是唐朝軍事制度變化的一個重要時期。當時,随着均田制的破壞,外府兵的兵源大量缺失。同時,唐朝的軍事鬥争也逐漸從與邊疆少數民族的戰争轉向朝廷内部的政治鬥争。
作為由南衙宰相們控制的“國家軍隊”,南衙十六衛已經日漸不能勝任侍從君主、鉗制政敵的任務,而從皇室私兵發展來的左右羽林、左右龍武四軍為代表的北衙禁軍在地位上和人員編制上日漸重要和龐大。而且,其統兵将領已經從最開始的由南衙諸衛将軍兼領,發展到單獨任命和内部自行遷轉的獨立系統。兵源也從單純的征召改為招募,糧饷物資的供應也由南衙官署轉向北衙内帑。
這一時期在南衙軍中發生的大事就是“長從宿衛”和其後“彍騎”制度的實行。由于府兵制敗壞,南衙諸衛幾乎已無府兵可領,鑒于此,開元十一年,宰相張說建議玄宗征募京師長安周邊六州健兒組成常備軍,分配給南衙諸衛,每衛領約一萬人,以作為京師禁軍,号為“長從宿衛”。
開元十三年,“長從宿衛”改稱“彍騎”。唐朝的兵制基本上已從征召的府兵制轉為招募兵制。此時的南衙諸衛幾乎已形同虛設,戰鬥力幾已當然無存。相比而言,北衙禁軍則得到很大的發展,這得益于玄宗非常重視和感謝那些幫助他政變登位的北衙将領,以緻于以北衙将領為核心形成一個“唐元功臣集團”,也有叫“龍武功臣集團”的,就是以龍武、羽林二軍将領為代表。
此外,為了加強禁中的護衛,玄宗還大力啟用宦官執掌禁軍,成為禍害唐朝後半期的“宦禍”的肇始。當然,玄宗還畢竟沒有太過糊塗,他沒有把成建制的北衙禁軍交給親信太監,而是讓自己最寵信的宦官高力士領皇内苑閑廄使,也就是皇帝自己私人馬場的場主,并以閑廄為基礎,逐步掌控了整個北衙禁軍的馬政,從而達到間接控制北衙禁軍的母的。進而又以閑廄中之飛龍廄侍者組建了一支特别的勁旅——内飛龍兵,均由高力士統領,作為北衙禁軍之外的又一禁衛力量。
與此同時,唐朝廷自睿宗景雲二年起,又采取了一種特殊的軍事制度,即節度使制。因為當時國内局勢比較穩定,沒有大規模戰争。主要的沖突都是圍繞在北部、西部邊境地區的少數民族地區,且規模都不太大。當時唯一能對朝廷構成相當威脅的就是西南方向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國。
其實,吐蕃當時也有自己“難念的經”,自貞觀以來近百年的唐蕃沖突已耗費了吐蕃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堪重負。而其西方方向的中亞和中東地區正崛起了一個新興的強敵——阿拉伯阿拔斯帝國,虎視眈眈地觊觎着帕米爾高原以東的吐蕃領地。
唐朝鑒于當時的形勢,為了對付這些邊境地區的“低強度沖突”,在邊疆設立了十個軍事重鎮,派遣将領統帥邊兵駐屯當地,防備邊疆少數民族的入侵和襲擾。這些邊疆軍鎮的統兵将領不僅掌握和指揮軍隊,而且兼管當地行政、财政大權,相當于皇帝授予旌節管理當地軍政事務的全權大使,所以就叫“節度使”。
節度使在原則上可以報請中央朝廷招募擴充軍隊,可以經朝廷批準更換任免下屬将領、官員,在地方上有生殺便宜之權,所以權勢很大。玄宗後期,随着唐朝内部**奢淫的加深,帝國的力量日漸削弱,邊疆少數民族不斷趁虛而入,挑起邊境的戰事。故此,節度使統領的兵員越來越大,權力也越來越集中。相反,中央南衙十六衛卻越來越虛弱,形同擺設。
北衙禁軍也因為其善戰的将領和士兵不斷被抽調到西北邊境作戰而遭到削弱。如此一來,唐朝建立時确立的“内重外輕”的軍事原則就完全颠倒了。邊境節度使權力過大,擁兵自重,最後身領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胡人安祿山和其部将史思明等終于發動叛亂,稱為唐朝衰敗的直接導火索,史稱“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中,南北衙禁軍都遭到沉重的打擊。南衙軍早已名不符實,北衙軍也因平叛被抽空殆盡,以緻于玄宗西幸入蜀時,身邊僅有千餘龍武軍衛士侍從,大部分北衙禁軍都被肅宗李亨帶到靈武組軍平叛去了。肅宗即位後,即開始從跟随自己的親信子弟中挑選健兒組建禁軍,至德二年,成立左右神武軍,軍号“天騎”。
至此,北衙禁軍正式确立了六軍系統,即左右羽林(飛騎)、左右龍武(萬騎)和左右神武(天騎)六軍。另外,肅宗為加強殿前警衛還增置了殿前射生左右廂,初時兵員大約千人,後來擴編并改名為左右英武軍、寶應軍、殿前射生左右軍、左右神威軍、天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