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女頻 長河複生記

第180章 烈士祠

長河複生記 大簡 2433 2024-01-31 01:15

  太陽落入西山。

  整個天空轉成一種透明的深藍色。

  多日不見的晚風帶來汩汩涼意。

  黃河西岸的軍民連日征戰,終于有機會喘息一下。

  營地裡來自各地的百姓,按照自己的風俗安葬這幾日的死者。

  遵循古老草原薩滿教傳統的遊牧人,輕輕啜泣不敢哭喊,因為那樣會使亡靈受驚迷路,他們不向人問候,也不回答别人的問候,深深地把死者的遺體埋入地下,蓋上新土,回複成同附近一樣的景緻,不留下一點痕迹。

  接受了喇嘛教的遊牧人,給死者穿上新衣服,然後把屍首放在馬背上,狠狠地用鞭抽打牲畜,讓它任意奔走,任意颠簸。
屍體在哪裡落地,哪裡就是吉祥的葬地,馬上用土塊、石塊把屍體圍起來。
然後準備第三天再來查看,如果屍體已經被野禽、野獸吃掉,死者便已經升上了天堂,否則就要請喇嘛來念經。

  更多的遊牧百姓采用和中原類似的土葬。
他們将逝者屍體按照頭北腳南的姿勢放入墓穴掩埋,上面用石頭堆成墓包,墓包上立一塊白布寫有經文的魂幡。

  最後一縷陽光沒去之後,一聲铳響,鐵木國的送葬隊伍起靈了。

  六架繳獲的馬車,拉着六具烈士的遺體,沒有棺木也沒有蒙臉紙,烈士仰面躺着,幽蘭的天空潔淨如洗,一坨一坨的雲彩像是天空裡的羊群。

  孫一為第一架馬車扶靈,楊日天為第二架馬車扶靈,李廣第三架,蔔十九第四架,王悶蛋第五架,莫日根第六架。

  琪琪格摘掉雙耳的耳環,默默地跟在孫一身側。

  馬牛拽着硬輪木車在草原上上悠悠前行,木輪吱嘎吱嘎叫着,黃的和白的紙錢飄落,沒有樂器鳴奏,隻有間或響起的铳聲。

  百姓們辦完自己的喪事,早在靈車到來之前就守候在路邊,這時紛紛把食物被丢入燃燒的火堆。

  賈道士和耿秀才走在隊伍最前面,一人打着一面白幡。

  賈道士的幡上寫的是“忠義千秋”,耿秀才的幡上寫的是“萬古流芳”。

  靈車在草地裡移動,不斷有遊牧人加入到淩亂不齊的送靈人群後頭,解開自己兇前的扣子。

  黃河西岸所有的遊牧人都知道,如果沒有這些小夥子付出自己的生命,他們不可能渡過黃河。
他們象送自家人一樣送這些小夥子最後一程。

  三聲铳響。

  第一位烈士躺在木闆上,木闆兩邊套着吊繩,徐徐送入墓道。

  四個百姓候在墓道裡,把僵硬的屍體擡起來進入暗室,暗室裡有窄窄一盤鋪着葦席的土炕,烈士終于安歇在土炕上。

  耿秀才手捧黃紙,高唱着烈士的生平:

  “烈士張三順,祖籍陝西白水縣,萬曆四十一年春生人,于崇祯五年入籍鐵木國。
三順自幼喪母,與其兄大順、二順過活,曾言家門口有一顆棗樹,其實甚甘。
三兄弟于崇祯三年逃難期間走失。
三順喜食辣,性幽默,左小腿一顆黑痣如蠶豆大小。
曾兇中羽箭,幸被鍋盔馍阻擋,嬉笑以此向上官邀功。
崇祯五年五月十三,殁于陰山。
時,敵駕筏攻島,三順以河泥塗身,隐蔽卧于河灘,待敵筏近,燃铳擊之,斃敵不下十數人,身中十七箭殒。
千古!

  十幾把鐵鍬往墓裡丢土,墓炕很快被填平了,培起一個高高的大頭細尾的墳堆,耿秀才把黃紙用一塊石頭壓在墳頭,插上引魂幡。

  耿秀才一個烈士接一個烈士唱下去。

  這些烈士的生平是他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搜集彙編而成,力德爾爺的要求是不要冰冷的文字,要活生生的人,如果烈士的親戚日後能夠憑這些生平信息找到烈士,就更好不過。

  唱完第六名騎兵伍長生平信息,六座新墳矗立在靜靜的草原。

  耿秀才接着唱第七名烈士:

  “烈士鑽天哨,祖籍陝西延川,生辰不詳,本名不詳。
于崇祯五年入籍鐵木國。
曾言有義兄開山斧,兄弟二人為不沾泥帳下。
烈士于崇祯五年五月十二夜,身縛羊皮兩隻渡黃河舉火求援,救同袍出危難後失蹤。
戰功彪炳。

  “轟隆”,一尊虎蹲炮發出一聲悶吼。

  緊接着三聲铳響。

  “魂兮———歸來!

  賈道士拖長音高叫。

  七名士兵捧着烈士的牌位緩緩起行。

  賈道士面對烈士牌位,搖動白幡,邊唱邊後退。

  “魂兮歸來!
東方不可以讬些。

  魂兮歸來!
南方不可以止些。

  魂兮歸來!
西方之害,流沙千裡些。

  魂兮歸來!
北方不可以止些。

  魂兮歸來!
君無上天些。

  魂兮歸來!
君無下此幽都些。

  魂兮歸來!
入修門些。

  魂兮歸來!
反故居些。

  ……”

  賈道士一路後退,一路引導亡魂進入一頂大帳。

  大帳内燭光搖曳,香煙缭繞。

  士兵們鄭重地把七隻牌位安放于大帳西側。

  耿秀才鄭重地把烈士生平抄本安置于大帳東側。

  帳篷目前是很稀缺的物資,但是為了烈士靈魂不被風吹日曬,楊日天專門撥出了一頂帳篷臨時安置烈士牌位。

  幾個鄉目前都在修建烈士祠,還沒有一座完工,鐵木國就迎來了他的烈士。

  按照鐵丹子總監的規劃,五個鄉五個烈士祠,凡有鐵木國籍的将士和百姓,為國捐軀者可入本鄉烈士祠,受鄉人供奉。

  先前樹林子莊稼地一戰,長勝鄉剿匪一戰的烈士将分别入樹林子鄉烈士祠和長勝鄉烈士祠。

  而青山嘴一戰隕殁的這批烈士,将長眠于青山腳下黃河岸邊,待青山嘴鄉烈士祠建成後移靈入内接受供奉和祭奠。

  臨時的烈士祠帳外白幡飄揚:

  “忠義千秋!

  “萬古流芳!

  中國古代宗族對族人最大的懲罰,莫過于生不能入宗祠祭祖,死不能入宗祠供奉。

  一衆看新鮮的還鄉團老兵,心裡竟隐隐地羨慕起這些烈士。

  更有人内心裡翻騰起強烈的願望:

  回家!
就是死也要回家!

  而莫日根老人的心中已然決定,為金國的将士也修建一座大烈士祠。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