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興漢室

第十章丨忠義餘烈

興漢室 潇騰 2273 2023-04-12 00:55

  第10章丨忠義餘烈

  “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椟中,是誰之過與?
”————————【論語·季氏将伐颛臾】

  苗祀驚訝的擡頭,匆匆一瞥後又再度低下,這還是那個庸庸諾諾的皇帝麼?
如果不是經常侍奉,苗祀險些以為皇帝被掉包了,這樣貌還是那個樣貌,隻是眉宇間的精氣神卻是往日沒有的。

  他不确定繼續跟皇帝擡杠會有什麼後果,但若為了一個尚藥監的宦官而得罪皇帝,實在不劃算,更何況他現在沒有足夠站得住腳的罪名扣下穆順。

  正當他發愁不知該如何轉圜的時候,王斌的到來恰好給他解圍脫身的理由。

  苗祀懷着不甘與怨怼告退離去,穆順卻被刻意留下,皇帝主要是為了提防苗祀會在私底下懲罰穆順;這個伎倆他見得多了,若是就這麼讓二人一起退下,未央宮恐怕就再也不會有穆順這個人了,屆時問起了,一句失足落水就可讓皇帝無可奈何。

  而在穆順眼中,王斌身為國舅,此時前來必有要緊事密談,沒見苗祀都識趣的退下了麼?
皇帝能讓穆順留下,等若是不把他當外人,引為親信了。

  穆順的過度臆測讓他心潮澎湃,自覺飽經磨難,終于得到了一飛沖天的機會。
他激動莫名,垂下的手在衣袖中不住的顫抖,一時間,他竟連行禮都忘了:“奴婢、奴婢……”

  王斌側目,投以好奇的目光,他自覺明白了皇帝的深意。

  其實也不難理解,漢室曆代皇帝,自和帝起,便開始了借助宦官與外戚等士族大臣抗衡的過程,如今宦官勢力一蹶不振,王斌雖是外戚,但卻是天然的士族盟友,對于今後可能再現的宦官幹政,他心底沒來由的掠過一絲憂慮。

  “你不要愣在這,速去少府傳诏太官令和湯官令,命他們準備兩份膳食來。

  穆順反應倒是極快,領了口谕便一溜煙的跑下去了。

  王斌把憂慮壓在心底,說起了自己的來意:“臣奉诏送黃門侍郎張昶出宮,特來複命。

  “張昶與其兄張芝耽于書法,不理朝局,這也是董卓放心讓他們随侍的緣故。
自覺才不堪位,便不願多惹是非,他是個聰明人,一定是回絕你了。
”皇帝背靠在釘在坐榻上的半圈椅背,曬着暖暖的夕陽,漫不經心的說道。

  

  “唯,君上聖鑒,張侍郎确實是回絕了老臣。
”皇帝的臉沐浴在餘晖中,讓人覺得他是一尊遺世出塵的神祇。

  王斌雖沒有在其面上看出表情,卻敢肯定皇帝此時心情必然不佳,他心頭一抖,竟不知該如何是好;“君上曾言;‘攻取者先兵權,建本者尚德化。
’老臣以為甚是精粹,要知太師能有此權勢,全賴手下精兵。
若君上有員戰将,得掌兵權,又何懼天下?
說到底,還是老臣無能,不得勸其投效。

  董卓死後必然在朝堂留下巨大的權力真空,皇帝手中無人,朝臣無一可用,所以這政權在最初便不利于皇帝。

  而皇帝也索性懶得在這上面耗神,他與王允争奪的主戰場,則是兵權,曆史上這些軍隊在董卓死後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就連李傕郭汜都曾盼求赦诏,皇帝隻要利用這點,就能牢牢把握軍權,槍杆子裡出政權的道理,還需要人教麼?

  王允身邊有呂布等一幹并州武将,皇帝則是一窮二白,本來利用射堅接近皇甫嵩,讓皇甫嵩統帶軍隊是最好的辦法,但皇甫嵩目标太大,聲望又隆,成本和風險讓皇帝不敢花太多時間去觀察其是否可靠。
‘’

  跟見識過君主雷霆雨露的老油條皇甫嵩比起來,拔于行伍起于微末的小鮮肉張猛,對皇帝将更為感恩戴德。
隻是沒料到,一番口舌,終究是沒能打動張猛之兄張昶。

  皇帝有些灰心,卻不忍因自己的情緒影響到王斌,他出言勸道:“張昶要謹言慎行,保全家室,我不怪他;你沒能說動張昶,也不是你的無能,不用自責了。

  話畢,皇帝伸手往案上缣帛一點;“你且看這個。

  王斌擡眼看去,缣帛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清麗俊秀的八分楷法,所謂八分楷法,是隸書不斷發展演變後所形成的一種書寫方式,也是後世楷書的雛形。

  而皇帝所寫的字,與當下盛行的漢隸不同,橫直折勾,細長肥瘦,說不出的飄逸潇灑。
王斌雖不懂書法,此時也深覺黃門侍郎張昶和鐘繇二人見了皇帝的字後是由衷的贊佩,而不是什麼阿谀奉承。

  素聞孝靈皇帝善書法,好辭賦,皇帝身為靈帝子,在書法造詣上可謂得其父真傳。
隻是這治國的本事可别像靈帝那樣不堪才好,王斌這樣想着,缣帛上的内容出現在眼前。

  “三明。

  王斌眉頭緊皺,初是不明所以,突然,腦中像是靈光突現,立即明白了皇帝反複練寫的‘三明’是什麼緣故了。

  三明者,涼州三明也。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