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頃重重的搖了搖頭,而蕭晨也明白了許多。
再次追問了一聲:“所以,這上面記載的也不盡屬實?
”
聽着蕭晨的詢問,李頃歎息了一聲,聲音緩緩傳出。
“殿下,也不能這麼說。
”
“當初陛下剛剛登基,先帝南征北戰留下的爛攤子,已經讓整個大夏滿目瘡痍。
”
“這個時候必須停止戰争,休養生息。
”
“然而軍中的宿将們,已經習慣了南征北戰,戰無不勝的日子,對于陛下的聖旨,充耳不聞。
”
“而武安君作為軍中的第一人,自然也會被那些宿将所影響。
”
“在武安君被禁足在家中的日子,光是執武堂繳獲的書信,就多達幾十封。
”
“上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在慫恿武安君謀反。
”
“而武安君雖然沒有明确表态,但是那個時候的她确實有謀反的能力。
”
“陛下無奈之下,隻能下令暗殺武安君。
”
“隻有武安君死了,那些宿将才會安穩下來,因為沒有了武安君的他們,是沒有能力去發動叛亂的。
”
“在武安君死後,跟陛下料想的差不多,雖然依然有人想要造反,但是他們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被陛下用權衡之法,提拔上來的将領逐漸架空了權利。
”
“最後都死了。
”
聽完李頃的話語,蕭晨徹底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确實你是否有謀反的心不重要,但是你有謀反的能力,這就是你的罪。
當初的蕭永安不敢賭,那個時候的大夏也賭不起。
如果換做是蕭晨,恐怕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畢竟卧榻身旁豈容猛虎酣睡。
蕭晨放下了手中的書信,也發出了一聲沉重的歎息。
雖然事情相對來說比較繁瑣,但是其實對于現在的局面沒有太大的影響。
畢竟這個時候就算為武安君平反,也影響不到蕭永安的皇權,更不會有人謀反了。
隻有一點,那就是這樣做,需要蕭永安承認自己錯了,問題似乎又回歸了最開始的樣子。
隻是對于這一段的曆史,蕭晨有了一個新的了解。
随後蕭晨站起身來,默默地點了點頭。
“事情我明白了,給我去找一下當初事情的具體記載,跟當初你截獲的書信吧。
”
聽到這話,李頃也沒有多說什麼,默默地退出了書房之内。
事情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麻煩,而這樣的局面下,蕭晨也有所動容。
或許這件事情跟沒有人是錯的,他們都隻是做了自己覺得正确的決定。
武安君沒有錯,開疆擴土是所有武将的夢想,而身為帝王的蕭永安也沒有錯。
在他的眼光之下,看到的不隻是那遼闊的疆土,還有在戰亂之下,水深火熱的百姓。
這就是皇權。
帝王帶來的不隻是權利,還有這天下百姓的責任。
大廈将傾,匹夫有責更何況是一位帝王。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一日的時間也轉瞬即逝。
這一天蕭晨等來了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百裡乘風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