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秉中這宅子裡頗為冷清。
雖然大紅的燈籠也已經挂起,各處的清掃也已經完畢,但人确實少了一點。
秦成業沒有回來令秦秉中有些傷懷,不過在看過了秦成業寫給他的那份信之後也露出了幾分欣慰,這孫子可算是懂事了,雖然并沒有按照他所計劃的路線去走,但是信裡說他在西山所做的事是偉大的事,是能夠讓他發自内心高興的事。
如此這般,秦秉中倒是看開了。
“這過完年你還去臨江書院嗎?
我覺得沒有必要再去了,就留在上京吧,我以後呆在上京的時間也會更長。
”
秦秉中想了想,孫子既然已經去了西山,這府上就剩下一個秦若雪也确實不大像樣,于是點了點頭,“如此也好,我就呆在上京,為那些聖學作一份纾著罷了。
”
“對于武朝的大儒文行舟此人,老哥你了解多少?
”
秦秉中微微一怔,“文行舟?
此人和我年歲相仿,一生來過虞朝三次,第一次是泰和……大約是泰和二十年,那時候我等都還年輕,和你這般大小。
他代表武朝來虞朝參加蘭庭集上元節文會,在那文會上作了一首《青玉案、上元》的詞,一舉奪得了那年上元節詩詞魁首,并留名在千碑石上元節詩文甲字第一列。
”
“第二次差不多是泰和四十年了,這時他已經揚名天下,被譽為武朝文壇第一人。
這次他來虞朝為的是學子交流,他帶了五十武朝學子前來,就住在了稷下學宮,他也講學,也聽我們的教習講學,這次呆的時間比較久,大概有半年左右吧,我和他還有當今的國子監祭酒上官文修,算得上是比較熟悉了,也經常在一起飲酒交流。
我是很佩服他的,他對于聖學研究頗深,自從他二十歲左右就在武朝傳播推廣聖學,并說服了當時的武帝立聖學為國學。
那次他所帶來的五十弟子都是極有才學之人,他們在學宮再學聖學半年,然後随着他返回了武朝。
”
“自那以後,聖學在武朝傳播的更快,武朝的文事也愈發鼎盛起來。
”
“這最後一次……是宣曆元年,我朝新皇登基,文行舟帶使團前來祝賀,我與他又有過一次長談,這一次并不愉快,因為我們對于聖學的理解有了偏差,準确的說,是他認為這聖學并不完美。
”
“總之,文行舟此人肯定是有大才學的,至最後一次相見之後,我也曾時常反思,這聖學傳承至今上千年,其實曆朝曆代都有大智者在将它進一步完善。
而今聖學推崇的是仁義禮智信治天下,文行舟的觀點是,這仁義禮智信……得教化者當然明理,可對于那些未曾得教化者,卻并不能約束他們。
所以這天下才有各種罪犯,如盜竊者,弑父者,叛君者等等。
他提出在仁義禮智信之外,還應該有法,他對此法的解釋是法度、法規,用度以衡量人們做事的準繩,以規來定人們做事的分寸。
然後定以罪責,加以宣揚,如此人們才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去做。
”
秦秉中一口氣說了很多,傅小官對文行舟的了解通過這一席話有了初步的概念。
這人……當真了不起!
他已經超越了這個時代的聖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如果他的這一學術能夠在武朝得到推廣,那麼武朝就是這個曆史上從人治轉為法制的第一個國家。
對于文行舟個人來講,他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對于武朝這個國家來講,它必然走在别的國家的前列!
“你問文行舟所為何事?
”
“是這樣,明年寒食節武朝文會我要去一趟,聽聞文行舟是武朝大儒,想必會遇見,所以了解一下這個人。
”
“哦……”秦秉中微微颔首,沉默片刻說道:“你若是見了他,替我帶一句話給他。
”
“秦老哥您講。
”
“就說……經過這些年的思索,我認為他是對的,如果他已有著書,請他帶一本給我看看。
”
……
一番長談至酉時,天色已晚,傅小官和董書蘭告别了秦秉中,返回了董府。
路上董書蘭問起了秦秉中的那番話,“秦老既然認為那文行舟是對的……這豈不是對虞朝的聖學體系産生了極大的沖擊?
”
“曆史總是往前的,當曆史發展到一定程度,這聖學就需要跟着進步。
事實上我也認為文行舟的觀點是對的,隻是……依然不完善。
”
董書蘭就覺得奇怪了,這麼新奇的觀點你僅僅一聽就覺得不完善?
“那你倒是說說如何才是完善的?
”
傅小官笑了起來,“我若說君權神授本就不對,你會不會去告發我呀?
”
董書蘭瞪了他一眼,“淨瞎說,你這思想很危險,可萬萬不要說出去。
”
“哎……我知道啊,所以呢,這種著書立說之事,我是沒那膽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