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繁體
首頁 男頻 曆史軍事 蜀臣

第046章、雛鳥

蜀臣 潇騰 2168 2023-04-12 00:57

  成都,城東軍營。

  本直屬馬忠的軍營一隅,被簡易鹿角疏疏劃出。

  内起伏數十大小軍帳,圍合着頗為寬敞的校兵場,陳設斧钺旗鼓,鼙鼓威震,嚴列士卒以刀擊盾,呼聲如雷。

  甫一聽聞,不由令人贊歎“矯矯虎臣,在泮獻馘”之威勢。

  再細細分辨,卻是發現軍中兵卒演武罷了,正以類似于漢制的“都試”比較為樂。

  句扶與鄭璞端坐胡牀,前有案憑筆墨,将偌大校兵場從中分隔為二,正相悖目視着軍中健兒。

  循着句扶目顧之處,但見無數賨人健兒各據一地,跣足光膀徒手,橫眉切齒正捉對角力。

  被卸力掼于地者,滿臉憤憤,猶自握拳狠狠捶地,以示不服及惱己。

  而那勝者,當即歡呼出聲,渾然不顧汗水裹塵土遍淌于身,足下生風奔來句扶處,興奮嚷嚷,“句司馬,勝者乃我!
乃我!

  句扶自是含笑颔首,隻手于前揮走塵土,便執筆記下勝者名字。

  而鄭璞那側,則是瑣細得多。

  乃以射術為較。
同樣是捉對比試,箭靶畫布曰正、栖皮曰鹄,以矢中正鹄論勝負。
矢靶别分各五十步、八十步、百步;又分為蹲、站射。

  如此盛況,倒不是他們二人于軍中乏悶,閑作戲玩。

  而是選拔軍中各級佐率,如伍長、什長、隊率及屯長等。

  此源于鄭璞的勸說。

  句扶在挑選五百本部兵卒時,本想調任原本校的佐率前來約束。

  然,鄭璞以為此法不妥。

  一乃此些兵卒從各校中挑選而出,彼此本不熟稔,且原先職位不一,貿然被歸于陌生佐率下,其中必不乏心不服者。

  亦不利于征伐之時,同袍偕肩并戰。

  另一,則是馬忠先前叮囑句扶時,曾透出口風,謂之不日将被遣赴南中。

  短短時日内,句扶鄭璞二人無法在此些兵卒心内樹立威望。
屆時行軍或遇敵,莫說如臂指使,連令行禁止的法令嚴正都無法做到。

  諸多弊端,倒不如重新選拔。

  以類同“都試”的較技藝考核,采取“能者上,庸者下;若持平,有文學者定為優勝”的方式,重重選拔出新佐率。

  此番做法,雖繁瑣了些,然每一級佐率都能服衆,且能彰顯句扶及鄭璞的公允不偏私。

  更利于軍中兵卒奮勇争先,以及統領指使。

  句扶對此,大加贊賞,便有了此數日的盛況。

  至于二人共舉薦柳隐之事,卻是連續數日等候,都未見消息。

  當時,馬忠得聞柳隐有意兵事,細細詢問了二人一番後,對于是否納柳隐從軍之事,卻是不置可否。
僅扔下一句:“你二人先挑選本部操練,此事待我且思之,再作決策。

  言罷,便施施然離去。

  徒留二人面面相觑,一時頗為茫然。

  倒是随馬忠已久,熟谙其秉性行事的句扶,後知後覺而出聲寬慰。

  聲稱馬忠既不拒之,便是心已許之。

  今不當場應下,乃是一時驟然,尚未思定如何安排柳隐之職罷了。

  然,鄭璞心中,卻是覺得此舉唐突了。

  他竟是忘了,柳隐最初才學與柳申、杜瓊等人齊名,而後二者今已然州牧府别駕從事矣!

  馬忠為避免屈才,一時不好貿然應下,亦是常情。

  再者,成都柳家乃豪族,且柳隐先前屢不應州郡辟命,乃是益州豪族不願為蜀漢竭誠效力的體現之一。
今竟攜家中扈從,主動請纓為國征戰,其中轉變的緣由,馬忠尚不得知,亦然需謹慎些。

  至少,且先告知,今一心拉攏益州豪族維穩局勢的丞相諸葛亮後,再作決策。

  事實上,鄭璞此思,正中馬忠下懷。

  得聞後,是夜馬忠便歸相府,尋丞相諸葛亮細細上禀。

  丞相甫一知,微作詫然。

  待馬忠将鄭璞柳隐二人交情、互勉“建功立業隻争朝夕”轉告後,才釋然而笑。

  不期而來,自當欣喜而納之。

  而數日之内,皆未有消息傳來,則是丞相在衡量利弊。

  固然,正值益州多事之秋,有豪族子侄攜扈從請纓為國征伐,自當以顯職嘉之!

  既示朝廷之誠,又可以激勵有後者效仿,何樂而不為邪?

  然,其柳隐此來心志,卻是想随句扶及鄭璞二人同去南中。
此中幹系,便涉及到了授兵與否的進退維谷。

  若授職,而不授兵,其柳隐或無怨言。

  但其他豪族得聞後,必以為朝廷戒意太重,以緻心有戚戚焉。

  但若授之與兵,又與軍中律治不合。

  彼柳隐者,不過白身,寸功未竟,卻被授于兵權,其餘将率如何心甘邪?

  治事素來謹慎的丞相諸葛亮,自然防患于未然,不允許有如此不諧之音出現。

  一番思緒後,丞相索性将“推恩”之策,稍微推進了些。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