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薪高位是設計出來的(1)
――18歲後要懂點職場經濟學
蝴蝶效應:小處不可随便
混沌學的創始人之一愛德華・洛倫茲在他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蝴蝶效應的含義是:一個細微的變化通過某種非線性的反饋系統可能會引發始料不及、影響巨大的後果。蝴蝶翅膀的運動,導緻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産生,而微弱氣流的産生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産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導緻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這次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胫而走,聲名遠揚。
蝴蝶效應之所以令人着迷,不但在于其大膽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學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學内涵和内在的哲學魅力。西方有一首民謠唱道:少了一顆釘子,壞了一隻馬掌;壞了一隻馬掌,毀了一匹戰馬;毀了一匹戰馬,傷了一個騎士;傷了一個騎士,輸了一場戰役;輸了一場戰役,亡了一個國家。馬掌上少了一顆釘子,這本來是一個極其微小的初始條件,但正是這個極其微小的初始條件,經過不斷地放大,最終導緻了一個國家的滅亡。
生活中到處充滿着蝴蝶效應。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産業在世界占據鳌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可是,誰又能想到該奇迹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
那時福特剛從大學畢業,他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面試的時候,福特感到沒有希望了。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的辦公室時,發現門口有一張紙,很自然地彎腰将它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将這一切看在眼裡。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福特很驚訝。
董事長說:“你的競争對手們雖然學曆比你高,但他們的眼睛隻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到小事的人,将來自然能看到大事。一個隻看大事,而忽略小事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原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是源于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後,福特開始了他的輝煌之路。
福特的收獲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而習慣的養成源于他的積極态度,這正如著名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所說:“播下一個行為,你将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将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将收獲一種人生。”
事實上,被科學家用來形容說明混沌理論的蝴蝶效應,對于學習和工作中的年輕人有很大的意義:一次大膽的嘗試,一個燦爛的微笑,一種積極的态度和一個善意的舉動,都有可能觸發生命中意想不到的起點,它能帶來的遠遠不止一點點的喜悅和表面上的報酬,或許,它能改變你的整個人生軌迹。
誰能捕捉到對生命有益的“蝴蝶”,誰就不會被社會抛棄,你找到屬于自己的蝴蝶了嗎?
經濟學家提醒你
在如今的時代,每個人的命運都會受蝴蝶效應的影響。精簡機構、下崗、取消福利房等措施,讓越來越多的人遠離傳統的保障,随之而來的是靠自己決定命運。而組織和個人自由組合的結果就是:誰能捕捉到對生命有益的“蝴蝶”,誰就不會被社會抛棄。
木桶理論:迷失還是強化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它說的是由多塊木闆構成的水桶,其價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闆塊,而是其最短的闆塊。這就是說任何一個組織,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水平。
木桶理論的直接意義有兩個:其一,比最低木闆高的所有木闆的高出部分都是毫無意義的,高得越多浪費越大;其二,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應該設法加高最低的木闆的高度,以增大木桶容量。這是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徑。
類似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不勝枚舉。城市的道路系統是“木桶效應”極為顯著的一個例子,道路的總體通車能力,不是取決于最寬的地方,而是取決于最窄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卡口路”。就是那些曆史形成的卡口,制約着城市性能進一步提高。解決這些卡口等于是補齊了那最短的木條,能夠即刻顯著提高城市道路系統的整體效能,實為一種事半功倍之舉。
然而彼德・杜拉克曾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指出,“精力、資源和時間應該用于将一個能幹的人變成一個出衆的明星”,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于無能的做事者”。這是一個與木桶理論相悖的忠告,我們暫稱之為“杜拉克原則”。
彼德・杜拉克認為:“從無能提高到中等水平所耗費的精力和勞動,遠遠超過從一流表現提高到卓越超群所需耗費的精力和勞動。”因而人們不應該把努力浪費在改善低能,而是應該使那些表現一流的人變得更加卓越超群。盡管我們還不能确切地知道這其中到底能節省多少精力、資源和時間,但這個道理是被人們普遍接受的。
木桶理論着眼于人的不足、人的缺點,而且認為人們的缺點、不足都是不好的,因而總是牢牢地盯住人的缺點和不足,千方百計地試圖讓人改正缺點。木桶理論在理論上是完全成立的,在現實的生活中,卻很少有人這樣做。因為短的木闆通常是由于被損壞,而它又會損及周圍的兩塊木闆,因而增高一塊木闆是沒有意義的。而同時更換三塊木闆,這成本也是相當高的,搞不好要把木桶拆開重新組裝!我們要付出原材料、加工費、拆開、重組的勞動與時間。如果選材不當,木闆之間的壽命不同,木桶還會有多次損壞的可能。
由于成本過高,我們很難見到加高短木闆以增加木桶容量的實際案例,相反我們常常看到把大木桶截成小木桶的情形。因為一塊木闆損壞的同時,其他木闆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于是把高于最低木闆的部分全部截去。這樣既不會影響木桶的容量,又不會因木闆的參差不齊而影響美觀,同時還減輕了重量。這是實際的木桶理論。
而杜拉克原則則關注人的優點,千方百計地創造條件,使人們把精力、時間和金錢都用在盡量發揮人的優點上,而讓人的缺點和不足不起作用,或者至少不幹擾優點的發揮,即用己所長,避己所短。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有最适合他的工作,也有他最不擅長的工作。如果一個人将有限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都用在克服錯誤、改善不足上,也許他的優點永遠得不到發揮,甚至他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優點,有哪些優點,這是極其可悲的。
因此,與其把眼睛盯在自己的不足上,不如把精力都放在關注自己的優點上。
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性格與特點是與生俱來的,後天的因素隻占40%左右。後天養成的習慣、形成的觀念比較容易改變,而先天形成的性格、特點一般不容易改變,即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同一對父母所生的子女無論怎麼相像,仍然各不相同;一個無論多麼優秀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也不會一樣;無論人們怎樣崇拜、敬仰愛因斯坦,去學習他,世界上也隻有一個愛因斯坦。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一樣的樹葉。
也許正是每個人都保留了與其他人不同的外貌、體征、性格、人格特點,人類社會才會如此豐富多彩。如果強制人們的某些性格特點,人們就失去了自我。
壞習慣必須改掉,因為它妨礙你取得績效。你在某一方面的不足并不一定要花大力氣提高到哪怕隻有中等水平。因為,這樣做很可能不是改善你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使你失去自我。
保留自我,把精力用在發揮你的優點上。當然,這需要你真正知道自己的優點究竟在哪裡,你在哪些方面會有更大的作為,不要在你不可能有作為的領域浪費時間、金錢和精力,把有限的精力最大限度地放在發揮你的長處上。
經濟學家提醒你
木桶理論認為,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就像木桶盛水的多少一樣,往往不是取決于他的長處有“多長”,而是取決于他的短處有“多短”。他的長處隻是表明他具有這方面的長處,并不代表他在這一方面一定能有所作為,而他的短處則往往決定他在這方面成就的大小。
二八法則:決定效益的關鍵
通常情況下,我們80%的努力,與我們得到的報酬和成果沒有關系,或者說沒有直接的關系。二八法則主張,以小的投入和努力,來獲取大的結果、産出或酬勞。做到80%的産出,來自于20%的投入;80%的結果,歸結于20%的起因;80%的成績,歸功于20%的努力。
1897年,帕累托在研究中偶然發現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紀英國人的财富分配呈現一種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會财富都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偶然的發現引起了帕累托的研究興趣,經過研究發現,這種不平衡的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度都能見到,而且這種不平衡的模式有統計學上的準确性,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最終,帕累托歸納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如果20%的人口擁有80%的财富,那麼就可以預測,10%的人将擁有約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擁有。這就是二八法則,又被稱為帕累托法則、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法則、不平衡原則等。
由此,80/20便成了财富分配等諸多現象不平衡關系的簡稱,而二八法則也時刻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财富。也就是說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反映在數量比例上,大體就是2∶8。
在商品營銷中,商家往往會認為所有顧客一樣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種産品都必須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機會都必須抓住。而二八法則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結果、投入和産出、努力和報酬之間存在這樣一種典型的不平衡現象:
80%的成績歸功于20%的努力;市場上80%的産品可能是20%的企業生産的;20%的顧客可能給商家帶來80%的利潤。
遵循二八法則的企業在經營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關鍵的少數顧客,精确定位,加強服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國的普爾斯馬特會員店始終堅持會員制,就是基于這一經營理念。許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則。
比如,通用電氣公司永遠把獎勵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獎勵制度使員工們工作效率更高,也更出色,但它隻獎勵那些完成了高難度工作指标的員工。摩托羅拉公司認為:在100名員工中,前面25名是好的,後面25名差一些,應該做好兩頭人的工作。對于後25人,要給他們提供發展的機會;對于表現好的,要設法保持他們的激情。
二八法則反映了一種不平衡性,它卻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隻要細心觀察,你就會發現:
――20%的産品或20%的客戶,為企業賺得約80%的銷售額。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為的80%。
――20%的“汽車狂人”制造80%的交通事故。
――80%的能源浪費在燃燒上,隻有20%可以應用到車輛中,而這20%的投入,卻回報以100%的産出。
――在一個國家的醫療體系中,20%的人口與20%的疾病會消耗80%的醫療資源。
――世界财富的80%,為20%的人所擁有。
這一法則會讓我們具備獨特的思考方向與分析方法,可以讓我們針對不同問題,采取明智的行動,讓我們更有效地做事,做最有價值的事。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可以假設在付出與所得之間存在這種不平衡關系,然後通過搜集資料來計算這種不平衡關系的百分比,當然也可以做個大概的估計,接下來我們就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是什麼因素能讓20%的原因産生80%的結果?”
而正是對這一問題的全新思考過程,會改變你以往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從而找到一條嶄新的途徑,重新運用和優化手裡的資源,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80/20法則提出了這樣的一個主張:要以小的投入和努力,來獲取大的結果、産出或酬勞。也就是說,要付出20%的努力,來争取80%的成果。讓關鍵的少數,決定整個組織産出、盈虧和成敗。這一現象就是80/20法則所要表達的含義,在現實中,很多人對這一法則感到陌生,但這一法則卻無時無處不存在于我們的周圍。
經濟學家提醒你
1.考慮全局,從最有價值的部分做起。
2.做事情要尋求捷徑,而非全程參與。
3.在生活中,盡量用最少的努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4.抓住關鍵做出你自己的決策。
5.做事要有選擇性,有目的性,不要事無巨細地逐一參與。
6.要專注于某件事情,不要事事都要求自己有好的表現。
7.隻做我們最拿手也最喜歡的事情。
人力資本:你的價值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