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高薪高位是設計出來的(2)
古語說:“千軍易得,一将難求。”求的就是高質量的人才。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錢學森當年從美國回歸時,遇到百般阻撓,原因何在?一位美軍高級将領給出了形象的答案,他說,甯願槍斃錢學森,也不願意他回到中國,因為他“一個人可以頂5個師”。所以錢學森在美國被扣5年才得以返回,而他一回國,便對“兩彈一星”的成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其釋放出的能量與一般人的無法相提并論。
我們舉出這個例子,是為了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像錢學森這樣的人才是如何形成的呢?我們如何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資本。這種資本也就是現代經濟學中所謂的人力資本。
雖然最早的人力資本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的著作。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是由20世紀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和貝克爾首先創立的。按照他們的理論,人力資本是指存在于人體之中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體力(健康狀況)等質量因素之和。簡而言之,就是指勞動者受到教育、培訓、實踐經驗、遷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資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亦稱“非物力資本”。
由于這種知識與技能可以為其所有者帶來工資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種特定的資本――人力資本。這一理論有兩個核心觀點,一是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二是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
人力資本,比物質、貨币等硬資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間,特别是在當今後工業時期和知識經濟初期,人力資本有着更大的增值潛力。因為作為“活資本”的人力資本,具有創新性、創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資源、調整企業發展戰略等市場應變能力。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對GDP的增長具有更高的貢獻率,因為人力資本的積累和增加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勞動力數量增加重要得多。美國在1990年人均社會總财富大約為42.1萬美元,其中24.8萬美元為人力資本的形式,占人均社會總财富的59%。其他發達國家如加拿大、德國、日本的人均人力資本分别為15.5萬美元、31.5萬美元、45.8萬美元。
人力資本理論主要有以下内容:
(1)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人力資本理論是經濟學的核心問題。
(2)在經濟增長中,人力資本的作用大于物質資本的作用。人力資本投資與國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質資源增長速度快。
(3)人力資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質量,教育投資是人力投資的主要部分。不應當把人力資本的再生産僅僅視為一種消費,而應視同為一種投資,這種投資的經濟效益遠大于物質投資的經濟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資視為教育投資。生産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資源顯然還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具有不同技術知識程度的人力資源。高技術知識程度的人力帶來的産出明顯高于技術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資應以市場供求關系為依據,以人力價格的浮動為衡量符号。
我們常說的充電其實就是讓自己擁有更高的人力資本的一種方式,當然,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通過積累工作經驗來增加自己的人力資本。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我們都必須以提高自我的能力為前提,學以緻用,并在實踐中積累自己工作的經驗。
隻要擁有了雄厚的人力資本,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才,能夠為公司創造效益,就不怕公司不給你加薪了。
經濟學家提醒你
既然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那就必然擁有龐大的人力資源,要想把龐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關鍵在于提高人力素質,其重要途徑在于形成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把中國建成世界最大的學習型社會。作為這個社會中的個人,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收新的知識,以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從而得到社會的認可。
擇業中的“熱門”、“冷門”說
蘇蘇的哥哥剛剛畢業于南京某名牌大學,所學專業正是時下熱門的計算機技術。在人山人海的招聘會上,他信心滿滿地去求職。然而,先後遞了幾十份簡曆卻沒有任何結果。不僅如此,和他同專業的學友似乎也遇到了同樣的難題。這一切讓很快就面臨着高考填志願的蘇蘇疑惑不解:計算機不是熱門專業嗎,為什麼會出現求職難的問題?
确實,雖然這幾年IT行業看上去十分熱門,但是現在很多大學的計算機本科畢業生都難以找到滿意的飯碗。這是因為人才市場上并不缺乏一般的計算機人才,缺少的是頂尖的、高級的專業精英。另外,因為前些年的計算機人才走俏,造成人們一窩蜂地選擇這個專業,龐大的畢業生數量使得整個就業形勢受到影響。計算機,作為曾經公認的熱門專業,已經出現了“熱門不熱”的現象。
與之相比,某西部高校哲學專業的大學生,所謂冷門專業并沒有限制他們的出路。畢業時,有人在電視台找到工作,有人當記者、教師,還有企業策劃――甚至有幾個大三時就和用人單位簽了合同。一位畢業生表示:“當初找工作時,用人單位并沒有特别在意我的專業出身,他們更看重的是我的溝通能力和适應社會的能力。”
除此以外,經過調查,近兩年曾被認為供需較小的傳統冷門――地質學專業的畢業生也幾乎都找到了工作。由共青團中央學校部和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近年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農學專業的就業水平最高,達到78.38%;被視為冷門專業的哲學和曆史學就業率分别達到40.35%和51.85%。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上述就業情況讓我們感覺到了冷門專業已經不再像昔日那樣被人們冷眼相視;相反,它正以自身的優勢在逐漸升溫。
另據調查,我國現在已經有很多考生第一志願就報考了冷門專業。人們傳統觀念上認為的社會需求相對較小的專業,如哲學、曆史、地質、海洋、氣象、農業、林業、勘探等,近幾年的報考人數都呈現出增加趨勢,這正是“冷門不冷”。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形勢的變化呢?
在我國,有一種傳統的說法叫做“一技傍身”,指的就是專業選擇。在現代人看來,專業選擇早已經不再僅僅是選擇未來從事的行業,更是選擇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這是一個事關發展前景、就業方向、興趣愛好的選擇。它已經成為人生規劃的第一步,特别在近年來,我國越發嚴重的就業形勢之下。
我們應該明确,從長遠看人才對于市場,永遠是緊缺資源。但是,在市場上,人才同樣也面對着供求規律的支配。供大于求時,某行業的人才求職就會受到影響;反之,供小于求時,該行業的人才就會成為搶手貨。一些曾經熱門的專業,如新聞專業,由于招生太多,導緻幾年後該專業就業不佳,已經成為就業“困難戶”。而與此同時,有些冷門專業卻出現了升溫的現象,這也是供求規律在起作用。一些冷門學科的社會需求比較穩定,學生人數卻相對比較少,競争相對較小,所以出現了穩中有升的現象。
具體到個人,又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專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