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99種最讨人喜歡的說話方式

第86章 用通俗的語言來說話

  第十一章把話說出水平來

  第十一章第1節用通俗的語言來說話

  彈琴看聽衆,說話看對象。說話時心中要有聽者,意識到自己是講給他們聽的。如果他們不是專家學者,就必須使用淺顯、平易、樸實的語言,盡量少用專業術語,更不可咬文嚼字,故作高深,否則别人不易接受。如果聽者是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語言才可以稍微文雅些,讓自己的談吐适應他們的水平,當然絕不能之乎者也。

  語言講出來要讓别人聽懂,這是對語言的基本要求。相反,語言不準确,意思表達得不清楚,就不能反映出現實面貌和思想實際,不能為聽者所接受。所謂規範化的語言就是“統一的、普及的;無論在它的書面形式或口頭形式上,都具有明确的規範和漢民族共同語”,對一些外來詞語要少用、慎用。特别是考慮到講話者的特殊身份,在語言上更要通俗易懂。所以,說話,尤其是大庭廣衆下講話,必須盡量用口語。

  口語的特點是:多用簡潔明快的短句,少用冗繁複雜的長句和歐化的倒裝句;多用通俗易懂的常用詞,少用某些特殊專業或範疇專用的非常用詞;多用音節清晰、語調铿锵、易于聽懂的詞,适當運用一些社會流行的富有生氣和活力的新詞語。

  要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這就并非“信口開河”能辦得到的,而需要付出心皿,經過認真學習和實踐錘煉,方能“易處見工”。

  語言要“上口”“入耳”,通俗易懂,表達準确,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入耳”的要求,要做到“上口”還要求口語化。說話的内容最終要訴諸于說話者的口頭表達傳遞給聽者,如果語言不“上口”,那麼,說的内容再好,也不能“入耳”,同時,講起來也覺得不自然。

  說話語言通俗化、口語化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用通俗的口語,會有什麼後果呢?

  某公司的内務主管采購辦公用品,碰到了一個推銷信件分投箱的推銷員。主管介紹了公司每天可能收到信件的大概數量,并對信箱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推銷員考慮片刻,便認定顧客最需要他們的CSI。主管問什麼是CSI,回答是“這就是你們所需要的信箱”。主管問:“它是紙闆做的,金屬做的,還是木頭做的?”推銷員說:“如果你們想用金屬的,那就需要我們的FDX了,也可以為每一個FDX配上兩個NCO。”主管按捺住怒火說:“小夥子,我不買字母。如果你說的是希臘語、亞美尼亞語或漢語,我們的翻譯也許還能聽出點道道。”推銷員答道:“噢,我說的都是我們産品的序号。”最後,這位主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弄明白了各種信箱的規格、容量、材料、顔色和價格。

  下面還有一個這方面的例子:

  古代有一個讀書人上街買柴,看見一個賣柴的樵夫,便高聲叫道:“荷薪者過來!”賣柴的聽見了喊聲,迷迷糊糊地走了過來。秀才問:“其價幾何?”賣柴的不知道“幾何”是什麼意思,哈聽到有“價”字,就說出了價格。秀才看了看,說“外實而内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賣柴的徹底聽不懂了,于是吓得挑起柴,跑了。

  篇末點睛:

  當然,說話能夠做到雅俗共賞是最理想的,那将使你擁有更多的聽衆。但無論如何,為了接近群衆和群衆交流,并受其歡迎,語言首要的還是通俗易懂。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