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辣椒的流行
說完镖局業務下面就是義興和記了,自從海島辣椒産量的穩定增長,運輸辣椒也從一開始專門派人運送變成後來的定期交給威遠镖局運送。
辣椒熟了之後就把辣椒籽取出來繼續種下去,辣椒肉就磨成粉制成辣椒粉,而現在海鲨島除了種向日葵的那塊地之外,幾乎能用的地都種上了辣椒,甚至把海鲨島山上的樹砍完之後,山坡都變成了辣椒地。
增加的辣椒産量除了穩定供應給義興和記的新菜式之外,終于開始有了富餘,而京城百姓也适應了義興和記的這種秘制調料,當然有些人是愛的離不開,有些人确實碰都不想碰。
除了賣包裝好的辣椒面之外,張三還開發出了辣椒油,就是把芝麻油燒熱倒在混合了芝麻的辣椒面上,炸出香味。然後裝在茶杯這麼大的小壇子裡。
這種新鮮的食材已經推出立刻火爆京城,張三立刻趁機推出了火鍋這種吃法,火爆了京城,一時之間京城到處都是吃火鍋涮羊肉的,當然吃火鍋你要是沒有一貫辣椒油搞一個鴛鴦鍋那你怎麼好意思說自己吃的是火鍋?
這不緊讓張三的辣椒油銷售火爆,更是順帶着鐵匠作坊也大賺了一筆,因為大宋缺銅所以張三發明的火鍋直接就是生鐵火鍋,雖然笨重了一些熱的慢了一些,但是勝在便宜。
這也讓京城原本瀕臨倒閉的燒炭業又火爆了一把,張三的英雄樓更是幾乎成了一家火鍋店,京城一些飯店受此啟發,竟然也改成了火鍋店,一時間生意也是大好。
最受益的就是張三的義興和記了,最先推出了加辣椒的菜品,然後把辣椒作為一種調料使用,這個瞬間就讓義興和記和其他模仿者拉開了差距,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隻有義興和記的小吃才是最正宗的。
雖然這種優勢在隻保持了一兩個月,随着張三的辣椒開售其他店鋪也買了辣椒,但是口碑已經形成,隻要義興和記自己不砸自己的招牌,這種優勢就一直存在。
義興和記記過這幾次改革之後已經不再隻是一個小吃街,他現在是集餐飲、娛樂、服裝、首飾、日用百貨為一體的大型消費中心。
有義興和記小吃的地方必有棋牌室,必有賭場,必有百貨店,必有服裝布匹店,必有珍寶閣,必有青樓……這個還沒有,因為受到一大幫子女子的幹涉,張三的青樓産業推進的比較慢。
就算是張三也感覺到了衆女的壓力,張三原本以為招募也自營戶到自己樓裡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畢竟自己給她們提供場地隻需要少量的抽頭這種事情你情我願多好。
但是張三忽略了這要是有正經工作誰願意做這種皮肉生意,衆女就抓住這個機會,在張三安排給這些願意加入的女的做婦科檢查的時候,他們就在醫務室進行逐個勸說。
張三招募來的特種工作者,竟然十個有九個被她們說動,最後加入了她們的服裝加工廠,剩下的十分之一别說全面鋪開了,就算是想填滿一座樓就需要一個多月的拼湊。
張三也想過從其它樓裡買一些,但是被買回來的姑娘誰沒有一段苦難的皿淚史,衆女一個個淚眼汪汪的來求情,張三隻好再次把這些女孩安排到服裝廠。
結果張三辛辛苦苦給青樓招工最後竟然演變成了給她們的服裝廠招工了,無奈之下,張三隻好就這麼着吧,反正張三這個事情不急。
張三的那幫老兄弟曾經跟錢進提議過,京城的義興和記大多是租用的商鋪,這每月都要上交大把的租金,他們看着心疼,想出錢逐漸把商鋪都買下來。
因為他們聯合在一起也有不少錢,錢進跟張三彙報過,張三考慮了一下,确實是有這個事情,而且有些地段的商鋪還有哄擡鋪面價格的趨勢。全靠一些特殊手段才壓制下去。
而且随着張三報紙産業利潤的增加,還有威遠镖局生意鋪開之後逐漸虧空的少了一點,張三現在确實有能力報這些商鋪買下來。
張三就吩咐了楊大嫂專本組織了一個談判隊伍由猴子配合着逐個去談鋪面的購買,這個計劃進行的非常慢,因為張三那些老兄弟出錢隻買義興和小吃的攤位,其他的生意都是張三獨資的,所以都需要張三自己出錢來買。
張三手裡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到了南方的擴張上面,還有威遠镖局這個吃錢大戶,張三還有留下必要的預備資金,所以每月能拿出的購買鋪面的資金不多。
其實張三現在最擔心的是自己的産業的安全性,人們常說錢越多就越缺乏安全感,張三現在雖然不擔心自己的人生安全,但是生怕有人眼紅自己的生意。
張三現在還算是得聖眷,所以很多官員雖然有想法,但是不敢付諸實施,但是随着徽宗寵信奸臣的想象加劇,将會有一大批寵臣得聖眷上位,别人也不不懂張三在趙佶心中的地位,但是這些人确懂得,張三的紙老虎是吓不住這些人的。
其實張三現在手裡也算是有一件大殺器,那就是報紙,掌控輿論的張三要是一個政治高手,利用手裡的輿論工具跟這些人玩政治,那麼估計這些人可能都不是張三的對手。
可惜張三不喜歡政治那一套,所以用不好這個東西,張三現在的想法就是利用自己現在虎皮猶在的這段時間努力積蓄力量。
這也是張三急着去江南的原因,常言說狡兔三窟,那麼杭州的産業就是張三準備的第二個窟,現在杭州的那些還稱不上産業,因為隻有投入沒有産出,所以現在隻能算是勢力。
而且江南的那些東西可能幾年内都需要不斷的投入,所以張三打算趁着這次南下在江南開辟一些新的财路,這樣一來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所有的生意都集中在東京,整日擔心京城的生意雞飛蛋打。
這些生意經過張三幾個月的梳理,生意都順暢了很多,各個産業也有了自己的目标和發展方向,這樣東京的産業也算理順,從創業初期的忙亂進入創業中期的有條理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