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曆十年七月十八,傅小官一行抵達了沃豐原。
這是一處極為廣闊的平原。
長嶺山脈将它的三面圍了起來,阻斷了從北面而來的寒流,令這個地方四季如春。
就在沃豐原的中央位置有一座巨大的城,它的名字叫沃豐城。
從長嶺山脈流下,橫貫整個沃豐原的秀水河在這座城的東城門口一分為三,左右兩條繞城而過成為了這座雄城的護城河,而中間一條穿城而過,貫通東西,為這座雄城增添了一抹秀麗的色彩。
高大而雄偉的城牆将這座城團團圍住,城中街巷縱橫,房舍林立井然有序,看得出夷國是花費了巨大的心思建設這座城的,隻是因為而今的沃豐原成為了虞朝的領土,城中的人離去了一大半,這街道上顯得有些冷清——
也因為沒有得到傅小官的示意,被他派來沃豐道的公孫策三人沒有安排任何移民進入這沃豐城。
而今,入住這座雄城的虞朝最高官員是甯玉春——沃豐道沃州知州!
這是傅小官的安排,州府和道府同在沃豐城。
此刻已近暮時,甯玉春早已得到傅小官一行即将抵達沃豐城的消息,此刻他正帶着一群少年站在了西城門口,等着傅小官的到來。
城中的曾經夷國的居民們自然也知道了這個消息。
他們頗為不安,不知道這位活生生從夷國奪去了一大片領土的爵爺,對他們這些曾經夷國的子民是怎樣的态度。
那位知州大人的到來,他們也曾緊張過,本以為會發生點什麼,沒料到那位知州大人僅僅出了一份安民告示,就啥也沒做,反而跑去了沃州的各個縣郡,對這座城還有這座城裡的人居然不聞不問!
那安民告示是這樣寫的:
領定安伯令:曾經過往已去,從宣曆十年六月二十開始,留于沃豐道的所有人,皆為虞朝子民。
沃豐城的所有人,請于即日起,前往州府衙門登記造冊,領取戶籍身份憑證。
至七月初十為止,尚未領取身份戶籍憑證者,将視為不願歸順虞朝,州府将着手清理,驅逐出境!
這告示很簡單,意思很明确,曾經的原住民們在躊躇了一天之後,次日的州府衙門便排起了長蛇般的隊伍。
“定安伯在虞朝的威望極高,他可是個了不得的少年,想來在他的治理下,我們以後的日子會好過許多。
”
“我是不願意搬走,畢竟在這沃豐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了。
”
“哎……也不知道這位定安伯會不會對我們低看一眼,畢竟咱們曾經是夷人。
”
“從這位知州的态度來看,理應不會,你們想想咱們夷國的官兒,這沃豐城的城主每換一任,我們可都是要去進貢的,但這位知州大人,咱們卻連面都未曾見過一次。
”
“聽說祥泰樓和六福記還有飄香院的幾位大老闆都曾去拜訪過這位甯知州,卻都吃了閉門羹。
”
“這麼高傲?
連這幾位大老闆都不見的?
”
“倒不是高傲,而是這位甯知州壓根就沒在城裡。
”
“……他在哪裡?
”